摘要:秦朝的疆域虽非历代最大,但其真正意义在于统一,它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并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彻底整合了华夏核心区。
我国国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
如此辽阔的版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数千年开拓与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几个朝代的贡献尤为突出。
一、秦国,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秦朝的疆域虽非历代最大,但其真正意义在于统一,它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并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彻底整合了华夏核心区。
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并未止步于统一六国,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他派遣大军三次南征百越。
百越指的是长江以南、东南沿海的东瓯、闽越、南越、西瓯等部落,因族群众多,被中原人统称百越,其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浙江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聚居地。
如果说秦灭六国属于国内统一战争,那么征伐百越则属于征服战争。
历经数年征战,秦朝将百越纳入版图,并设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进行直接管辖。
为支撑南征军需与后续统治,秦始皇还下令开凿灵渠,打通湘江与漓江,使中原的军队物资能顺畅抵达岭南,进一步强化了对东南沿海的控制,从此这一区域永远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秦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起万里长城。
此举不仅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也初步划定了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之间的地理分界。
秦朝的贡献不仅在于疆域的扩展,更在于它首次实现了华夏文明的政治与文化统一,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为后世王朝提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蓝本。
二、汉朝,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大部分领土,但初期国力较弱,南越国独立,匈奴屡犯边境,疆域一度收缩,直至汉武帝刘彻即位,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第一次大规模外向型扩张。
汉武帝时期,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与西域的直接联系,史称 “凿空西域”。
随后派卫青、霍去病持续北击匈奴,成功打通河西走廊,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
此后,汉军进一步西征大宛、南平南越、东定朝鲜,北伐匈奴,将疆域推至中亚边缘。
到公元前六十年,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汉朝极盛时,疆域达六百万平方公里,不仅大幅拓展了领土,更推动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畅通,使中华文明与世界相接。
汉朝对华夏历史疆域的最大贡献在于首次将河西走廊及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此后,尽管历经三国乱世,这一区域与中原的联系始终未断,最终成为后续历代大一统王朝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击外敌的战略前哨和东西方交流的关键基地。
三、唐朝,唐朝前期国力强盛,名将辈出,展现了卓越的开疆拓土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率大军北伐,一举击溃东突厥汗国,俘虏颉利可汗。
这不仅解除了北疆威胁,更通过设置定襄、云中都督府等机构,初步整合了北方草原。
此后,唐太宗又平定西域高昌国,设立安西都护府,将西域纳入治理范围。
经过太宗和高宗两位皇帝的持续经营,唐朝疆域达到极盛,东至今朝鲜半岛,南抵越南中部,西到中亚一带,北至贝加尔湖,总面积达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之一。
然而,这一鼎盛局面未能长期维持,安史之乱后,唐朝疆域大幅收缩。
尽管如此,唐朝前期的扩张及统治措施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所建立的都护府体系和羁縻制度,首次将北方草原系统地纳入中原王朝的间接管辖框架,为后世中原与草原地区的政治整合、经济与文化交融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元朝,元朝是由忽必烈在蒙古帝国分裂背景下建立的中原正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之一。
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首次实现对西藏的中央行政管辖。
元朝的贡献在于将青藏高原首次纳入中华版图,并巩固了对漠北、东北的统治,形成了行省制度等治理方法,为后面的王朝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统。
五、明朝,公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
明朝初期,朱元璋通过多次北征,持续削弱北元残余势力,随后,永乐皇帝朱棣平定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五次亲征漠北以巩固北方边防,并设立奴儿干都司等机构,使大明影响力达到极盛。
尽管明朝疆域治理有阶段性变化,但其对汉化云南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秦汉至唐宋,云南虽多次被中原王朝征服,但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统治。
元朝虽将云南纳入版图,但统治基础不够巩固。
直到明朝,朱元璋平定云南,设立布政使司等行政机构,大规模迁移汉人至云南,推动汉文化与云南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云南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和民族认同感,使云南真正成为华夏文明圈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郑和下西洋期间对南海岛礁的命名立碑,也为中国现代南海主权主张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六、清朝,清朝的崛起更是将中华版图推向了新的高度,公元一六三五年,皇太极彻底击败蒙古林丹汗部,清朝皇帝成为蒙古的大汗,随后清朝挥军南下,一统中原大地。
康熙年间,清朝不断扩展疆域并收复台湾,到了乾隆时期,大清王朝彻底击败了准噶尔汗国,收复新疆,此时领土面积达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清朝对疆域的贡献在于实现了对新疆、西藏、蒙古、东北等地的长期有效管辖,并将其牢固地纳入中华版图。
晚清时期,尽管清政府多次遭受列强入侵,领土严重丧失,但其所奠定的中国基本版图仍得到了国际法的认可,为现代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现代中国的版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秦的统一、汉的开拓、唐的包容、元的整合、明的深耕与清的巩固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源:娱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