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标兵④ | “跨省”服务零距离,架起“通办”暖心桥——记崇明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黄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6:06 1

摘要:在崇明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有这样一位扎根一线的业务骨干,他以技术赋能服务、以行动传递温度,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免奔波专员”。他,就是连续三年考核优秀、专注推动“跨省通办”落地的黄伟。从系统优化到流程再造,从远程协办到社区宣讲,他始终以专业和温情践行“数

在崇明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有这样一位扎根一线的业务骨干,他以技术赋能服务、以行动传递温度,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免奔波专员”。他,就是连续三年考核优秀、专注推动“跨省通办”落地的黄伟。从系统优化到流程再造,从远程协办到社区宣讲,他始终以专业和温情践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为政务服务增添了暖心的注脚。

勇破壁垒,以技术赋能实现“零跑动”办理。2024年8月酷暑,市民吴女士急迫地找到黄伟:“我的房子在启东启隆镇,这大热天办登记还得过江折腾,太遭罪了!能不能在上海办异地的登记”。了解到她要办理配偶变更登记,黄伟立即引导她使用“远程虚拟窗口”,通过视频连线启东工作人员,不到20分钟,变更申请完成。吴女士感慨:“以前跑启东要一天,现在半小时搞定,省时省力省钱!”。这背后是黄伟对技术的深耕,他钻研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总结出“预审+双核”工作法:提前预审材料,视频双方核验确保零差错。2024年下半年起,他经手类似业务40余起,平均耗时压缩50%。他还推动“EMS快速响应机制”,让新产证次日送达,最大程度减少“群众跑”。

黄伟专注指导群众使用自助终端

协同攻坚,以流程优化破解“跨省难题”。跨省业务环节多、风险高。2024年9月,市民姜夫妇第一次体验办理异地海门区二手房的转移登记,起初只是想试试看。黄伟主动“全程陪办”,通过屏幕共享,指导他们上传材料,与海门不动产登记中心实时连线。当系统提示核税差异,黄伟沉着协调异地登记、税务部门,确保数据无缝衔接,不到30分钟,顺利完成缴税登记。姜女士拿到电子权证时激动不已:“原以为要折腾好几天,结果一次办成!”。同年11月,在局长帮办服务过程中,他进一步优化“受理+缴税”流程,模拟群众视角进行测试,找出堵点,通过预演,将税费缴纳等待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

黄伟与异地工作人员视频协作

主动服务,以真诚关怀延伸“便民半径”。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并享受到“跨省通办”的便利,黄伟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他精心制作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通过多个社区微信群广泛推送;主动走进区政务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广大市民详细解读政策、演示办理流程,并实时解答网友提问,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市民乐先生正是通过相关报道了解到这一服务,专程来办理启东新房登记。在当场领取到电子证照后,他由衷感叹:“黄伟的服务,让我们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就像在本地一样省心!”

黄伟在政务直播间介绍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

传承创新,以团队引领树立“服务标杆”。作为业务骨干和连年考核优秀的标杆,黄伟主导“跨省通办”培训,让多名同事快速掌握远程技术。新员工小林首次处理启东业务时手足无措,黄伟手把手教导他视频核验及上传材料的相关要求与细节。他的创新不止于此。根据市局部署,他积极将“跨省通办”服务范围拓展至抵押登记、预告登记等新场景,扎实推进“崇启海”区域不动产登记合作走深走实。2024年底,崇明与南通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实现常态化,做到了“来之即办、办之即成”。

黄伟的故事,是崇明区“跨省通办”改革的缩影。他用专业架起技术之桥,用温情融化地域之冰,让群众从“往返奔波”到“一次办成”。截至2025年中,他所负责办理的跨省通办业务惠及200余名群众,累计节省社会成本超万元,让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不再遥远,而是贴近市民,就在指尖。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