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菲律宾,洪水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但今年的洪水让民众忍无可忍。街道变成河流,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数百万人被困水中,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腐败和裙带关系的肆虐。
在菲律宾,洪水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但今年的洪水让民众忍无可忍。街道变成河流,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数百万人被困水中,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腐败和裙带关系的肆虐。
36岁的克丽萨·托伦蒂诺是一名住在阿帕利特镇的公立学校教师。每天,她必须划着桨板船穿过被洪水淹没的街道,才能到学校上班或者去诊所接受癌症治疗。她无奈地说,一年中只有两个月能看到干燥的街道。
但今年,托伦蒂诺的忍耐到了极限。“我努力工作,不乱花钱,每个月缴税,可结果呢?我们的税款被政客中饱私囊,洪水问题一点没解决,”她愤怒地说。
托伦蒂诺的愤怒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情绪,而是整个菲律宾社会的缩影。暴雨造成的洪水瘫痪了交通,街道变成河流,汽车在水中漂浮,还有人因此感染致命疾病。但更让人愤怒的是,政府早就拨出巨额预算用于防洪工程,却几乎看不到任何成效。
菲律宾经济规划部的一项调查显示,防洪工程款项中有70%被贪污。这些“幽灵”工程的背后,是政客和承包商的勾结。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视察一座防洪大坝时,发现那座大坝根本不存在。这一事件成为腐败问题的缩影。
最典型的案例是,公共工程部的工程款几乎都被分配给了15家公司,总金额高达5450亿比索(约90亿美元)。这些公司中,有些属于与政客关系密切的家族企业,其中一家甚至被曝拥有30多辆豪车。
腐败引发的愤怒不仅直指政客和承包商,还延烧到了他们的子女身上。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的“裙带宝宝”成了众矢之的——这些政客的孩子穿着名牌,开着豪车,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普通民众却在洪水中艰难生存。
比如,一名前国会议员的女儿因身穿芬迪与迪奥搭配的奢侈品服装、手提爱马仕铂金包的视频广泛流传,引发了网友的讽刺:“感谢纳税人为你的购物单买单!”众怒之下,这些“裙带宝宝”纷纷关闭评论区,甚至停用了账号。
与此同时,民众还用人工智能制作了政客化身鳄鱼的视频,鳄鱼是菲律宾文化中贪婪的象征。这些视频迅速走红,成为反腐情绪的生动表达。
愤怒不仅在网络上蔓延,还开始蔓延到线下。9月21日,菲律宾将迎来一场全国性反腐抗议。这一天,恰是1972年老费迪南德·马科斯宣布戒严的周年纪念日。那场独裁统治最终在1986年被反腐抗议推翻,而现任总统马科斯显然深知民众怒火的威力。
尽管他公开承诺要调查贪污问题,冻结涉事公司的资产,但许多民众对他的表态并不买账,因为他的家族本身就有腐败的历史污点。
洪水并不是菲律宾特有的问题,东南亚多个国家都面临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但菲律宾的问题在于,腐败让灾害治理变得更加困难。
28岁的阮斯·拉斐尔·加朗是卡尔姆皮特镇的一名政府研究员,他每天穿着短裤,涉水穿过被淹的街道,到了干地再换衣服。他的挑战洪水视频在网上获得了300万次播放。他说:“我们本来可以有更好的排水系统和堤坝,但这笔钱都被用来填别人的腰包了。”
这不是菲律宾第一次因为腐败问题爆发全国性愤怒。2013年,议员们被揭发将数十亿比索的预算挪用于“幽灵项目”。十年过去了,腐败规模从数百亿扩大到了数千亿。
菲律宾的洪水问题,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腐败和裙带关系让防洪工程形同虚设,普通民众在洪水中挣扎,而少数人却在奢靡中享受。
这场危机背后,是菲律宾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声。就像那首2009年的说唱歌曲《Upuan》所唱的那样:“那些坐在高位的人,能否看看脚下的泥泞?”
抗议的怒火已经点燃,未来是否会有真正的改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洪水还是腐败,菲律宾人都不会再选择沉默。
来源:冷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