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全新问界M7就要正式上市了。这台车从月初开放预订开始,就一路刷新着订单纪录——一小时破十万、一天超十五万、八天逼近十九万。说实话,这个速度放在30万级SUV市场里,确实不多见。
9月23日,全新问界M7就要正式上市了。这台车从月初开放预订开始,就一路刷新着订单纪录——一小时破十万、一天超十五万、八天逼近十九万。说实话,这个速度放在30万级SUV市场里,确实不多见。
按照官方说法,问界M7打的是“家庭智慧SUV”这张牌,表面上看是冲着家用市场来的,但真正让人在意的,是它那套技术是不是真的能撑起“智慧”这两个字。
先从空间说起。无论是五座还是六座版本,M7在纵向空间上都做得比较从容。五座版主打一个躺平自由,主驾零重力座椅加上电动腿托,确实适合长途驾驶中短暂休息。而六座版更强调多功能,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集成通风、加热和按摩,看得出是想把舒适性落实到每一个座位上。后备箱的容积设计也务实,能灵活应对多人出行的行李需求,没什么花哨,但足够实用。
智能方面,小艺助手融合了DeepSeek后的交互确实更自然了些,不像有些车机那样答非所问、硬邦邦的。3D车控界面算是直观的,控制车窗、后备箱开合这些基础操作没什么学习成本——这点对家庭用户很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在车里刷屏幕。
而真正体现M7技术厚度的,可能是它的途灵平台和ADS 4辅助驾驶系统。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合双腔空悬,实际路感过滤得比较干净,属于舒适中带点韧性的调校,没有一味求软,这点在家用SUV中难得。辅助驾驶硬件堆得很有诚意,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都没缺席,尤其是舱内激光视觉方案的加入,让它在弱光、异形障碍物识别上有更多冗余。不过硬件强不等于体验好,实际表现还得看后续真实路测。
安全方面,M7延续了品牌在车身刚性上的强调,热成型钢比例高,后地板也采用一体化压铸,这些都是肉眼看不见但关键时刻能扛事的部分。再加上九气囊和十宫格门槛梁,被动安全配置没什么可挑的。电池安全也做了多层防护,尤其云端BMS能实现全天候监测,理论上能提前一步排除隐患。
续航方面,增程版综合能跑1600公里,纯电版标称700公里,基本覆盖了日常通勤和中长途出行的需求。尤其是增程版,油耗控制得比较低,适合那些充电还不那么方便的用户。
总结
整体来看,问界M7没有刻意追求某个单点的极致,而是在空间、智能、安全、续航这几个维度上都做到了均衡且扎实的堆料,确实是一台认真考虑家庭多种使用场景的车。它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家庭SUV”这个品类正在进入一个拼深度、拼真实体验的阶段——不再是大屏幕、冰箱、沙发的简单叠加,而是更隐性的技术整合与体验优化。总之,我对这台车还是蛮期待的。
来源:My车轱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