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亿!南开学霸苏州精准布局,6年速成罕见IPO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16:54 1

摘要:(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新的《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允许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文中此类企业简称“18A”)

文 | 创客公社 王易新

投资人在苏州“跨界”创业,6年速成1个罕见IPO!

今天(4月15日),映恩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恩生物”)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映恩生物全球发售979.65万股,募集资金约15.13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港股上市企业新高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新的《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允许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文中此类企业简称“18A”)

截至收盘,公司市值175.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

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创新抗体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合作企业包括Biotech、百利天恒等国内外头部药企,目前已签订的总交易额高达6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创始人朱忠远,曾是“药明系”投资人,投出过包括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华大基因在内的多家上市药企。映恩生物成立不到半年内,便获得“药明系”主导的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朱忠远这位收获过多个药企IPO的资深投资人,缘何选中苏州下场创业?又是如何精准拿下IPO?

5年约融1.38亿美元

潜在收入超60亿美元

映恩生物公司创始人朱忠远今年54岁,1992年获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专注于肿瘤生物学研究;2005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2008年前后,朱忠远正式踏入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版图并大展身手,至今在医药创投方面积累了超20年经验,投出及孵化过多家创新药企,其中包括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华大基因等上市企业。

朱忠远的投资生涯,和“药明系”有着很深的交集。

2015-2017年,朱忠远担任药明生物旗下Wuxi Healthcare Ventures(毓承资本)合伙人;2018-2019年任6 Dimensions Capital(通和毓承)合伙人。

其中,毓承资本前身就是药明康德投资部门;通和毓承则是在2017年由毓承资本和通和资本合并而来,最初由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担任通和毓承董事长。


2018年,第一三共公布ADC的临床试验数据,朱忠远从中观察到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的机遇。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种创新的抗癌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被业界誉为“生物导弹”。

朱忠远曾对媒体表示:“很多跨国公司虽然曾布局过ADC管线,但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赶上ADC这波技术浪潮最快的方法就是通过产品引进与合作,刚好中国有一批优秀的ADC企业成长起来。”

2019年,朱忠远选择亲身下场,创立映恩生物,专注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研发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

映恩生物成立不到半年内,便获得“药明系”主导的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且陆续有礼来亚洲、华盖资本、阿斯利康中金、中新创投等知名资方押注。

招股书显示,公司IPO前共完成种子轮、A轮、B轮和B+轮4轮融资,3年累计融资近1.3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映恩生物的首款ADC药物进入临床;2023年3月,ADC管线授权BioNTech,首付款达16亿美元,也是这一年开始,映恩生物密集对外授权管线。

据招股书披露,映恩生物已经与BioNTech、百济神州、葛兰素史克(GSK)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对外交易总价值达到60亿美元。其中,仅在今年1月份,映恩生物就接连官宣了两笔对外交易。

目前,映恩生物拥有12条自主研发的ADC管线,7款进入临床的药物。

虽然公司暂无产品上市,但其通过许可及合作协议在过去两年获得收入。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分别为160万元、17.87亿元、14.62亿元。其中,来自许可及合作协议的收入分别为0元、17.81亿元和14.59亿元。

为何是苏州?

作为投出过基石药业(苏州,2019年上市)、荣昌生物(山东,2022年上市)、甘李药业(北京,2022年上市)、华大基因(深圳,2017年上市)等多家上市药企的资深投资人,朱忠远创业,为何选择苏州?

1、其在苏州产业圈层内有着丰厚的资源积累。

在朱忠远手中的多个IPO中,成立于2016年的基石药业,是一家专注于前沿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于2019年上市,而通和毓承早在2016年时参投了公司的A轮融资。

除了资金上的支持,身为通和毓承合伙人的朱忠远,还参与了这家苏州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成长,并一度担任其董事长兼总经理。足见朱忠远在投资的同时,对生物医药企业资源经营和具体经营运作有着深厚积累。

另外,据企查查显示,苏州,是朱忠远直接、间接对外投资企业(含在业、存续、注销企业)数量最多的地级市,约有21家。

2、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映恩生物和基石药业两家与肿瘤癌症相关的生物医药企业,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与苏州“深度绑定”的朱忠远,一定程度上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成长为全国标杆的蜕变,也看到了苏州的产业优势。

早在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把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重点培育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2011—2022年,苏州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等文件,推进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区,截至2025年2月,苏州已经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近4000家,培育规上企业557家、上市公司34家,2023年产值近2200亿元。

在《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3项位列全国第一。

3、苏州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的跳板。

据了解,ADC药物海外交易日趋火热。据市场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至少有14款ADC药物达成海外交易,其中近一半药物的交易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作为全球ADC创新引擎,映恩生物需要出海通道,而苏州,是一个“绝佳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沪苏湖高铁开通后,苏州南站至上海虹桥仅需 15 分钟,至香港九龙西仅需 7.5 小时。高效的交通网络使映恩生物能快速响应国际市场需求。

从国际合作通道来看,比如苏州工业园区就在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地设立商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海外注册、法规咨询等服务。

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领域出海交易体量新纪录,正是诞生在苏州:今年1月24日,启光德健在苏州研发总部与美国纽交所上市药企百澳黑文制药公司、韩国创新生物技术领先企业爱迈百奥生物技术公司达成重大商务合作签约,此次大宗商务战略合作总金额超130亿美元。


朱忠远选择苏州创立映恩生物,既是个人资源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耦合,也是苏州甚至长三角区位价值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

文章素材来源:

创业邦:《手握60亿美元大单!“药明系”朱忠远押注ADC,赌出港股18A最大IPO》

创投日报:《朱忠远,再闯IPO》

中国新闻周刊:《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三十而立》

苏州发布:《创星记 | 超130亿美元!创生物药出海新纪录!》

新华日报:《新春首场调研,江苏为何对这个产业强调“十年磨一剑”》

企业官网等公开资料

来源:创客公社new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