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华民国的最后一年,整体的主基调是李宗仁新桂系和蒋介石黄埔系之间的斗争,而在这个过程中,孙科往往被视为蒋介石派系的一员。
在中华民国的最后一年,整体的主基调是李宗仁新桂系和蒋介石黄埔系之间的斗争,而在这个过程中,孙科往往被视为蒋介石派系的一员。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孙科确实偏向蒋氏,但是在1949年的国民党内部斗争中,孙科其实是自成一派的,他既反对李宗仁,同时也反对蒋介石。
而这,也是孙科最终未能在1949年赴台的直接原因……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金圆券破产,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相继失败,关于让蒋介石引退下台的呼声正在愈发强烈。
为首的主要人物是新桂系的二号角色白崇禧,他手里有权有兵,不害怕蒋介石的威胁,所以旗帜鲜明。
而除了新桂系之外,事实上国民党内的文官群体,即孙科、于右任、张群、邵力子,甚至还有黄埔系的张治中,他们都在隐隐倒向让蒋介石下台的一派。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蒋介石似乎也无望继续执政,在临下台前,他同意孙科出任行政院长。
这也是日后人们普遍将孙科视为蒋介石一派的原因,蒋氏任命孙科的原因,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和谈的幌子”,而孙科则是蒋氏认为合适的人选。
孙科对我党,认为不能全盘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对苏联,认为应当团结;对美国,孙科曾经一度试图打造宪法限制蒋介石的权力,所以美国将其视为自由主义者。
但是这并不妨碍,孙科本质上也希望蒋介石赶紧走人,所以两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立的。
但是孙科亦没有完全组阁的资格,比如他就无法做主让张治中加入他的内阁,在很大程度上他依然受制于人。
而在孙科组阁之际,正是我军正在着手围歼杜聿明集团之际,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趁机逼宫,蒋介石无奈答应在元旦引退下野。
但是就在此时,我党公布了国民党战犯名单,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孙科都赫然在列。
蒋介石很是恼火,于是更改了自己新年文告的相关内容,表示内战责任完全应该由我党承担,他倒是把自己的责任给撇清了。
同时蒋介石还强调,无论是战是和,都需要他来领导,实际上等于撤销了自己先前做出的下野承诺。
孙科对这次讲话有两个不满,其一不满蒋介石将内战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共,这不利于接下来的和谈,其二孙科也希望蒋介石下台。
所以他很快就做广播讲话,传达了自己的这种观点,甚至颇有深意地说,1946年国共曾经达成了和平建国之纲领,和解决各种争端的绝体方案。
如果当时我们能将各种方案及时实行,试问今日之中国,又当是何等的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广播,就是孙科对于和谈的种种主张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孙科的这一番发言,肯定狠狠的得罪了蒋介石。
在新桂系和孙科内阁的共同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在1月21日宣布下野,但是蒋氏下台后,孙科和新桂系的矛盾就立刻展露无遗。
孙科所谓的光荣和平,实际上是希望暂时停火,待国民党稳定江淮局势后,再和我党争取最好的和谈条件,最终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目的。
新桂系这边的诉求则很简单,划江而治,江北我们不管了,但是江南你们也别管,但是新桂系也不是非得达成这个目的。
如果这个目的无法达成,李宗仁打算自己全面代表国民党谈判,以建立联合政府,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和我党一起先排除蒋介石和黄埔系。
所以孙科和李宗仁在取得和平的方式上,是存在矛盾的,同时孙科和蒋介石也有矛盾,因为在李宗仁全盘掌握局面后,蒋介石就开始秘密展开战略撤退了。
他试图将自己的武装向东南和西南转移,以建立以西南和台湾为核心的战略基地。
但是孙科“光荣和平”的前提是保住江南,蒋介石的行为无疑对“光荣和平”十分不利。
但是相互比较起来,孙蒋与李宗仁的矛盾是当下的主要矛盾,孙科和蒋介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李宗仁和孙科的矛盾,也是次要矛盾。
只是孙科在三方中势力最小,所以最先被搞掉,继蒋介石之后,被迫去职。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蒋介石对孙科也十分不满,以至于后来国民党去台之际,蒋介石甚至都没有通知孙科去台湾,孙科也只能先去香港,后去了美国。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逃亡台湾,自此之后再未回到大陆,国民政府也就此彻底消亡。
当时的孙科尚且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但是蒋介石没有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去台湾,反而一再阻挠孙科赴台。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复任“总统”,当时有传言说孙科会来台湾出任“副总统”,但是很快报纸上就出现了大量攻击孙科的报道。
孙科也不想去台湾,便申请前往美国,台湾当局又以种种理由拒绝发放护照,直到1950年秋天,孙科才取道印度、希腊前往法国定居。
两年后,孙科通过其他手段前往美国,和已经在美多年的子女团聚。
在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对孙科不闻不问,国民党在美国的各种机构和孙科也没有往来,孙科在美国的朋友也都是在大陆的故友。
只有陈诚还算厚道,1961年陈诚“访美”时,给孙科打了一通电话问候,但是也仅此而已。
在美国的初期,孙科日子还算尚可,但是因为没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子女寄来的生活费,孙科一家也只能省吃俭用。
孙科无疑是非常苦闷的,大陆方面倒是和孙科还有联系,并且屡次邀请其回大陆,但是孙科对大陆又对抗情绪,不愿意回家。
当时间来到六十年代,蒋介石似乎也放下了当年的种种,孙科在台湾的朋友也开始为其活动,1962年10月,蒋介石明确表示,欢迎孙科来台湾。
1964年,台湾出资在美国成立“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并且推举孙科成为董事长,孙科这才和台湾方面建立联系,并且得到了台湾方面发放的工资。
1965年10月29日,穷怕了的孙科从美国乘坐飞机返回台湾,在松山机场受到了蒋经国等2000余人的欢迎。
这样的场面很是盛大,孙科很是感动,一度潸然泪下,但是来到台湾后的孙科,并未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多为闲职。
孙科对此也无所谓,他是真的穷怕了,有工资拿不比什么强?直到1973年9月13日,孙科病逝于台湾前,他都还挂着这些闲职……
《孙科和蒋介石、李宗仁之争与国共和谈》 张皓
《孙科的漂泊之路》 新闻天地
来源:趣叭叭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