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打破沉默:巴军歼-10C战绩远超6:0,阵风损失数据让印度空军无言以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2:57 5

摘要:2025年5月7日,克什米尔上空突然拉响警报,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一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超视距空战”的激烈对抗,这场冲突不仅让南亚局势瞬间升温,也让全球军事圈为之震动。

2025年5月7日,克什米尔上空突然拉响警报,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一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超视距空战”的激烈对抗,这场冲突不仅让南亚局势瞬间升温,也让全球军事圈为之震动。

原本外界疯传巴基斯坦空军以6:0横扫印度空军,尤其是法国“阵风”战机被打得溃不成军,巴方还公布了被击落阵风的垂尾编号,直接点名了印度空军最依赖的第17和第101中队。

这消息一出来,印度国内舆论瞬间炸锅,网上“阵风全军覆没”的热搜词条刷屏,但印度官方却拼命淡化损失,坚决不肯承认。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英国《空军月刊》和Janes等国际权威媒体随后实地调查,重新核查了每一块残骸和战损编号,结果比最初的“6:0”还要让印度难受:印军实际损失高达8架先进战机,其中4架阵风被击落,另外4架重损,甚至有机体虽然勉强飞回基地,但已经被认定为“结构性损毁”,彻底报废。

西线阵风机队几乎减员一半,米格-29、苏-30MKI和无人机也在战损清单中,这次统计方式也被英国专家认为更加透明,连“飞回基地但不可修复”的机体都被纳入了损失范围。

这场空战的最大看点,其实不是单纯的装备对决,而是体系和战术的全面较量,巴基斯坦这次依靠中国制造的歼-10C和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打出了极高的效率,PL-15E最大射程可达190公里,远超印度“流星”导弹的150公里优势。

更厉害的是巴军飞行员采用了“静默接战”战术——歼-10C全程关闭雷达,只靠预警机的数据链引导,等到导弹飞到阵风面前才主动开机,印度飞行员根本来不及反应,阵风引以为傲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巴基斯坦的“杀手锏”远不止于此,开战前,巴军利用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全天候情报收集,战场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开战后,移动电子战部队对印军S-400防空系统和阵风机队实施全频段干扰,直接让印军陷入“信息孤岛”,与此同时,巴军网络部队还顺手黑进了印度的铁路、银行、能源系统,甚至一度“控制”了三颗印度军用卫星,导致部分地区GPS信号中断。

英国专家称,这是全球首次由空军主导,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的实战案例,JF-17搭载CM-400空地导弹精准摧毁S-400雷达系统,巴军“以攻代防”的打法让印军传统防御体系彻底失灵。

印度本来对“阵风”战机寄予厚望,认为能在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双线作战中扭转局势,可现实是,单靠买先进装备根本补不上体系短板。

西方军事评论员普遍认为,印军最大的问题不是飞机不够先进,而是情报、指挥、电子对抗和后勤保障全方位被巴基斯坦压制,后勤和配件压力暴增,急需新机补充,但采购和交付周期根本跟不上,西线阵风机队几乎减员一半,东线阵风难以调用,整个部署严重失衡。

而巴基斯坦这边,歼-10C和PL-15E的组合,加上自己的体系创新,直接打破了亚洲空域的传统均势,合同签订8个月交付,2年成军,3年实战就能击落阵风,堪称国际军贸的新标杆。

土耳其、英国等多国军事专家都评价,巴基斯坦空军的训练和体系化能力已经接近美军“红旗军演”水准。

这场空战也让全球防务圈彻底明白,现代战争早就不是“谁的装备贵谁就赢”,谁能把卫星、网络、电子战和火力整合到一起,谁才能真正主宰天空。

印度空军这次的惨痛教训,也让南亚军事格局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亚洲天空的主导权,已经悄然开始向体系强者倾斜。

来源:榆树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