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无业跟着奶奶生活在那个宁静的小乡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乡村的日子平淡如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能打破这份平静的,便是每年春节父母轮流回乡的日子。那本应是阖家团圆、充满欢笑的时刻,于张无业而言,却成了一年中最纠结、最煎熬的时光,他既期待着能与父母相
张无业跟着奶奶生活在那个宁静的小乡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乡村的日子平淡如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能打破这份平静的,便是每年春节父母轮流回乡的日子。那本应是阖家团圆、充满欢笑的时刻,于张无业而言,却成了一年中最纠结、最煎熬的时光,他既期待着能与父母相见,又害怕面对那日益陌生、复杂的家庭关系。
又一年春节,张无业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站在村口,望着那条蜿蜒向远方的小路,满心期待着父母的身影。然而,今年的春节,却格外不同。父亲和母亲竟在同一天回到了家,更让张无业震惊的是,他们各自带着新的家庭成员。父亲身旁站着一个年轻的女人,牵着一个小男孩,那孩子眉眼间和父亲有几分相似;母亲则挽着一个陌生男人的胳膊,脸上挂着看似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饭桌前,气氛却异常压抑。奶奶满脸疑惑,却又不好多问。张无业低着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心中五味杂陈。这时,父亲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爸妈,今年咱们难得聚齐,就想让您看看,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让您放心。” 母亲也在一旁附和着,眼神却始终不敢与张无业对视。张无业这才明白,父母此番回来,竟是要他配合他们,在奶奶面前伪装成一个 “完整家庭”。
张无业猛地将筷子拍在桌上,抬起头,双眼满是怒火,直直地盯着父亲:“你们觉得这样有意思吗?都已经各自有了新家庭,现在还回来演这出,这是在骗谁?骗奶奶,还是骗你们自己?”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用力拍了下桌子,桌上的碗筷都跟着震动起来:“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奶奶,不想让她操心!” 母亲也皱着眉头,急切地说道:“无业,你就不能懂事点,配合一下吗?” 张无业看着父母,心中的愤怒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他站起身,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配合?这么多年,你们又有谁真正在乎过我的感受?”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饭桌,留下一脸惊愕的父母和不知所措的奶奶。
年夜饭吃到一半,张无业看着眼前这看似和谐,实则破碎的场景,心中的情绪再也压抑不住。他故意伸手碰倒了汤碗,“哗啦” 一声,汤碗摔落在地,瓷片四溅。他怔怔地看着地上破碎的瓷片,它们散落的形状,竟莫名地像极了候鸟迁徙的图案,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候鸟,在这破碎的家庭中,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奶奶慌忙起身收拾,父母则一脸尴尬,却又不好发作。张无业默默地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他想起小时候,父母还未离婚时,一家人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时的春节,是他最期盼的节日,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糖果,还有父母温暖的怀抱。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大年初一,按照惯例,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张无业看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红包,分别递给自己和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下意识地接过红包,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安。等父亲离开后,他悄悄打开红包,看到里面的金额,心瞬间沉了下去。自己的红包里只有区区两百元,而弟弟的红包却厚得多,他偷偷打听后得知,父亲给弟弟的压岁钱竟是自己的三倍。那一刻,张无业觉得自己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在父亲心中,自己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张无业攥着红包,径直走到父亲面前,将红包狠狠摔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为什么?为什么他的压岁钱是我的三倍?我就这么不值得你们重视吗?”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你都这么大了,还和小孩子计较这些。弟弟还小,多给他点怎么了?” 张无业眼眶泛红,声音颤抖:“从小你们就不在我身边,现在连这点公平都不能给我。在你们心里,我到底算什么?” 父亲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别无理取闹了,你要是再这样,以后别指望我再管你。” 张无业看着父亲冷漠的样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转身跑了出去,任由泪水在风中肆意流淌。
愤怒和失望充斥着张无业的内心,他决定做出反抗。当晚,他趁家人都熟睡后,偷偷拿出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表。原本,他的第一志愿是一所离家较远的重点大学,那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此刻,他心中只有对父母的怨恨,他拿起笔,将志愿改成了一所离家更近的普通院校,他想,既然父母不在乎他,他也不想再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努力。
母亲离开的那天,塞给张无业一部新手机,说是给他的新年礼物。张无业接过手机,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回到房间后,他百无聊赖地打开手机,在录音文件夹里,发现了一段母亲的录音。他好奇地点击播放,却听到母亲温柔的声音说着:“宝贝,生日快乐,妈妈爱你。” 可这祝福的对象,却不是他,而是另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又继续播放了几段,发现都是母亲错发给他人的生日祝福录音,而且时间跨度长达八年。张无业听着这些录音,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突然觉得,自己在母亲心中,或许也早已变得无足轻重,那些本应属于他的关爱,不知何时,已悄然转移到了别人身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无业在痛苦和迷茫中努力学习,准备迎接高考。十八岁生日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张无业的身上,他却没有丝毫喜悦。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同时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是他自己努力考上的普通院校,另一份,竟是父亲悄悄为他办的保送,保送到了他原本心仪的那所重点大学。母亲也不甘示弱,同样为他办了一所知名大学的保送。看着这两份录取通知书,张无业心中没有丝毫惊喜,只有无尽的疲惫和迷茫。他不明白,父母为何在此时突然对他如此 “上心”,是出于愧疚,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某种心理?
在这个小小的乡村里,火车站是张无业最常去的地方。那里的列车时刻表永远显示着延误,就像他的人生,似乎永远都在等待,却又不知在等待什么。奶奶腌制的腊肉,每年的味道都在微妙变化,就像这个家,随着父母的离婚和重组,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模样。而那总在迁徙季节出现的断线风筝,就如同他自己,在这破碎的家庭中,孤独地飘荡,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张无业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考上的那所普通院校,他想,有些伤害,需要时间去治愈;有些成长,必须要靠自己去完成。他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与伤痛的小乡村,踏上了新的征程。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虽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会努力走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是多方面且深刻的。你身边是否也有像张无业这样的孩子,在破碎的家庭中艰难成长?他们的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触动?
来源:园煜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