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普法”!来看乐东的“法治剪纸”课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2:24 1

摘要:9月18日,海南“八五”普法成就主题宣传活动第四站来到乐东黎族自治县。在乐东中学的“法治剪纸”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创作。小刀在红纸上刻画、裁剪,纸屑纷飞间,一幅幅蕴含法治寓意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形——“拒绝欺凌”“宪法守护”“禁毒利剑”……抽象的法律概念通过孩

9月18日,海南“八五”普法成就主题宣传活动第四站来到乐东黎族自治县。在乐东中学的“法治剪纸”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创作。小刀在红纸上刻画、裁剪,纸屑纷飞间,一幅幅蕴含法治寓意的剪纸作品逐渐成形——“拒绝欺凌”“宪法守护”“禁毒利剑”……抽象的法律概念通过孩子们的巧手,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剪纸画。

近年来,乐东司法局

通过打造“乐享法治”特色普法品牌

将黎族文化、非遗与法治宣传

深度融合

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普法之路

让法律知识以更亲切

更生动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

9月18日,乐东中学“法治剪纸”课堂上,剪纸课指导老师吉雄给孩子们做辅导讲解。记者覃创源 摄

手脑并用

增强普法参与感和记忆点

“一点也不枯燥,我很喜欢。”乐东中学初三(3)班的袁裕鸿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说,以前的普法课就是听讲座、看宣传册,有点听不懂也记不住,现在剪纸的同时还能听老师讲法律故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有意思多了。

乐东中学党总支书记林睿告诉记者,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学校开发出一套融合地方法治文化与剪纸艺术的课程,老师在讲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宪法、民法典等主题融入剪纸创作当中。学生们通过折纸、划线、雕刻、裁剪,一步步将法治观念转化为一幅幅生动具象的剪纸作品。

“讲‘反对校园欺凌’时,我会先给孩子们讲一个小故事,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欺凌、遭遇欺凌该怎么办,然后再一起设计图样。剪纸的过程中,我也会和孩子们强调背后的法律意义和正确做法。”剪纸课指导老师吉雄说,这种“手脑并用”的沉浸式普法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记忆点。

更让吉雄感到惊喜的是,孩子们不仅自己学了法,还成了小小的“普法宣传员”。“他们把剪纸作品带回家,向父母讲解作品以及背后的法律意义,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普法效果很好。”

大安镇素有“民间剪纸艺术之乡”的美称,这里的黎族剪纸艺术闻名省内外。18日下午,在大安镇黎族剪纸艺术馆,一幅幅法治主题的精美剪纸作品让采访团印象深刻。

其中,一幅名为《公正司法 司法为民》的剪纸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画面中,乐东各族群众身着不同民族服饰,围绕在一起,象征着法律守护下的团结与和谐;背景是乐东山海的壮阔景象,寓意法治根基牢固、护佑四方;画面中央的天平图案,则代表着公平正义如阳光普照,司法温暖润泽民心。

“传统的剪纸大多是一些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在县司法局的号召下,我尝试在剪纸艺术中融入法治元素。”大安剪纸技艺传承人林文生说,这些法治剪纸受到了村民和学生的欢迎,他也深感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双向互动

法治融入民族节庆活动

“我们通过黎歌、竹竿舞、剪纸、花灯等民族传统文化形式,把法律知识‘唱出来、跳出来、剪出来、亮出来’,让群众在参与中学法、在娱乐中懂法、在生活中用法。”乐东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葛子龙告诉记者,乐东司法局以突出“乐享法治”品牌为抓手,把法治宣传融入黎族山歌,三月三黎族苗族传统节日等非遗中,让宣传更有土味、更近民心,更具感染力。

在“三月三”这个黎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乐东司法局打造了《与“竹”共舞,“法”润民心》竹竿舞普法节目,将民法典中关于土地经营权、居住权、婚姻家庭等条款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身着黎族服饰的演员边跳竹竿舞边演唱。这个节目去年共下乡演出17场,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爆款”。

黎族的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乐东就把法治宣传融入黎族山歌,组织黎族民歌艺人创作普法作品,把法律知识“唱”给群众听,让老一辈也能听懂、会跟唱。

元宵节期间,乐东司法局还在黄流镇花灯游街活动中设置了法治灯谜区,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融入灯谜中。群众边猜谜边学法,现场氛围十分热烈。“原来猜灯谜也能学法律!”一位小朋友猜中灯谜后兴奋地说。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双向互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乐东司法局副局长陈思瑶介绍。此外,乐东司法局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拍摄了微电影、改编了网络歌曲《挖呀挖呀挖——司法行政版》,让普法内容“破圈”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下一步,乐东将继续深化“乐享法治”品牌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非遗、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让法律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审校:李亚珠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