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变革!DeepSeek登上《Nature》,英伟达 “投” 50 亿入股英特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1:45 1

摘要:DeepSeek和英伟达的动作,把AI行业又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一个是以不到3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登上《Nature》封面的中国团队,另一个是全球GPU巨头主动“入股”老对手英特尔,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两件事在短短几天内先后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DeepSeek和英伟达的动作,把AI行业又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一个是以不到3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登上《Nature》封面的中国团队,另一个是全球GPU巨头主动“入股”老对手英特尔,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两件事在短短几天内先后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不少人也在问:这些动作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进展,还是一场被资本推动的造势?

9月18日,DeepSeek团队发表的R1模型研究登上了国际权威期刊《Nature》的封面,这个模型的训练成本为29.4万美元,比业内大模型的训练成本低出一个量级。

更关键的是,它在效果上表现出不俗的推理能力。

这本来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成果,但很快,有人质疑它是否借用了OpenAI模型的生成数据,涉嫌“蒸馏”。

DeepSeek随即回应称,训练数据全部通过网页抓取,“没有刻意使用任何合成数据”,不过,他们也承认,有些网页可能含有OpenAI模型的内容,存在“间接受益”的可能,为此,团队在预训练阶段进行了数据清洗和控制。

这个回应得到了外部专家的认可,Hugging Face的工程师Lewis Tunstall作为审稿人之一表示,虽然无法100%排除借鉴可能,但从实验效果来看,“R1模型的推理机制可能确实足够优秀”

这也从侧面说明,小团队通过更低成本做出好模型,是有可能的

就在DeepSeek引发热议的当天,英伟达也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它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的普通股

两家公司将围绕x86架构展开联合开发: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CPU,英伟达则把这些产品嵌入到自己的AI基础设施中;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还将推出内嵌英伟达RTX GPU的新款SoC芯片。

这个合作背后的动因,是英伟达要进一步把控AI算力的上下游生态,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发布会上提到,合作将把x86平台引入NVLink生态系统中,未来每年可能带来250亿到5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但这场合作也引来另一种声音:英特尔和英伟达是否能真的走到一条路上?

毕竟两家公司历史上一直是竞争对手,一个做CPU为主,一个做GPU为主。过去英伟达也曾多次尝试自主布局CPU芯片,现在却反过来找英特尔合作,这是一次更深层次的产业合并吗?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AI应用层的“热度”,2025年6月,OpenAI发布报告称,ChatGPT的每周活跃用户已突破7亿,女性用户比例首次超过男性,18~25岁的年轻人贡献了近一半的消息量。

这看起来像是AI“全民普及”的开始,但数据也显示,73%的聊天内容与工作无关,也就是说,很多人只是把AI当作一种工具来用,比如查资料、写东西、问问题,和工作关系不大。

这到底说明AI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只是短期热度?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写作和信息查询这类“非工作性用途”恰恰表明,AI正在以一种更平民的方式“渗透”用户生活,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科技从业者。

如果说DeepSeek和英伟达是产业链顶端的突破,那么AI应用和人才市场则给了更直观的反馈。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8月,移动端AI原生App的月活跃用户达到6.45亿。其中,“豆包”以6.6%的增长速度超过DeepSeek,重回月活第一的位置,腾讯“元宝”则以22.4%的速度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脉脉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也显示,AI相关岗位数量在一年内增长了10倍,算法类岗位月薪最高,平均超过13万元,但投递人数也暴增,求职竞争异常激烈。

算法岗涨得快,招得多,投的人更多,这其实是一种“结构性短缺”:技术越细分,人才越稀缺。

DeepSeek登上《Nature》,英伟达与英特尔联手打造芯片平台,ChatGPT活跃用户数超7亿,AI岗位数和薪资大涨,豆包和元宝争夺用户流量。

这些看似分散的事件,其实都在说明一个事实:AI大变革不是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当下。

来源:老徐述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