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7年,蔡国强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业余画家,热爱书法,曾在新华书店做柜员,后来成为古籍书店经理。小时候,蔡国强经常坐在父亲的膝盖上,给父亲卷烟纸,看着父亲在火柴盒上用钢笔画山水。
从泉州小镇走向世界舞台,他用火药炸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让烟花在夜空中书写震撼世界的中国故事。
1957年,蔡国强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业余画家,热爱书法,曾在新华书店做柜员,后来成为古籍书店经理。小时候,蔡国强经常坐在父亲的膝盖上,给父亲卷烟纸,看着父亲在火柴盒上用钢笔画山水。
这样的家庭环境孕育了他最初的艺术萌芽。
---
1981年,蔡国强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5年获得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西方前卫艺术思潮蜂拥而至,他通过从香港带过来的美术杂志,了解到野兽派、未来主义、波普艺术等各种艺术流派。
泉州地区有很多民俗节日和婚丧喜庆都免不了要放鞭炮。加上童年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紧张,三天两头都听得到大炮的声音,使蔡国强对火药特别敏感。1984年,他开始尝试用火药作为载体和材料进行创作。
最初实验是在自家院子进行。蔡国强把画布铺在家里的大厅或院子里,撒上火药点燃。他奶奶一看到起火,就拿起门厅的脚垫不容分说地盖在火苗上,火焰瞬间熄灭。正是这次经历让蔡国强意识到,火药的魅力在于控制和反控制。
1986年底,蔡国强赴日本留学,开启了艺术生涯的新阶段。他精心挑选了多张自己的火药爆破画,重达百斤,带到日本寻找机会。在东京问者寥寥后,他选择前往福岛县的海边小城磐城,在那里办展览。
1991年初在东京举行的《原初火球》展,成就了蔡国强的“大爆炸”。他把自己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都通过“炸在大屏风上”呈现出来。就此,蔡国强开始发展为不可忽视的“蔡国强现象”。
1993年,蔡国强在嘉峪关实施了他著名的爆炸作品 “为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所作的计划”。在长城的终止处,炸药的爆炸点向沙漠延伸,与旁边的铁轨平行。在他点燃引线时,滚滚的火光冲天而起,和疾驶而来的火车并行向前推进。
1994年,蔡国强参加广岛市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亚洲之创造力”展览,以 “地球也有黑洞” 为题,在广岛市中央公园制作了大规模的爆破计划。他使用900米长的导火线和火药弹,点爆了漂浮于空中的大气球上的装置,获得了日本文化大奖——“广岛奖”,成为该奖1989年设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艺术家。
1995年,蔡国强移居美国纽约,开始了更为国际化的艺术创作阶段。应亚洲文化协会邀请,他实现了在美国内华达原子弹基地炸一小朵蘑菇云的计划。
1996年初,蔡国强带着助手来到拉斯维加斯,在戒备森严的美国核试验基地里,点起从中国城买来的鞭炮药。哧,砰!烟雾向上燃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蘑菇云。这成了蔡国强扬名国际的代表作 《有蘑菇云的世纪——为二十世纪作的计划》。
1999年,蔡国强凭借 《威尼斯收租院》 获得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成为中国文化界在国际上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艺术家。
2000年后,蔡国强开始越来越多地与官方合作。2001年,他全面负责APEC大型景观焰火表演设计。2008年,他担任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创作了令人惊叹的 《历史足迹》29个“大脚印”。
2009年,蔡国强担任中国国庆60周年焰火表演总导演。2019年,他又为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设计了绚丽的焰火表演。
蔡国强的艺术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他认为自己的主要成就在于在90年代艺术的背景下提出了一条独特的思路,这对于开拓当代艺术的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的作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很少有艺术家能够与之相比。从1989年开始,蔡国强推出了他的 “与外星人对话” 系列。这是一系列的大型爆炸计划,这些作品常常规模巨大,动辄上万平方米,或延伸十几公里;在制作时也经常动用上百人为计划工作。
除了使用火药,蔡国强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药、风水等引入作品。例如以《文化大混浴》为题的观众参与型作品,是邀请观众一起入浴而共同完成的。
在蔡国强的所有作品中,《天梯》 是最为个人化、最富有情感色彩的一个。这是一条长500米、宽5.5米的绳梯,借助热气球将它垂直升入空中,然后点燃形成烟花,在夜空中呈现出明亮的天梯。
为了实现“天梯”,蔡国强兜兜转转了20多年。1994年在美国巴斯第一次尝试,因天气原因失败;2001年想在上海APEC会议期间实施,因“净空”要求而流产;2011年在洛杉矶又因当地居民不同意而未能成功。
2015年,蔡国强回到家乡泉州,在400多名村民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天梯”计划。他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天梯烧给奶奶看。在点亮“天梯”一个多月后,奶奶去世了。蔡国强为奶奶搭好了一条通往天堂的梯子。
蔡国强获得了众多国际艺术大奖,包括1995年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超国度文化展Benesse奖、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奖、2001年美国欧柏特艺术奖、2016年荷兰博尼范登当代艺术奖等。
2010年,他获颁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西方媒体称其作品为“蔡国强旋风”。
蔡国强的作品被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收藏,包括纽约市政府、哈佛大学佛格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日本水户艺术馆以及德国、丹麦、希腊、荷兰、澳大利亚、奥地利、法国、瑞典、比利时等各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
2008年蔡国强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进行的个人回顾展,35万观展人数打破了古根海姆艺术家个展入场记录。此后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展出时更是迎来56万观众(比该市人口还多)。
07 个人生活,家国情怀蔡国强的妻子是吴虹红,两人育有女儿蔡文悠。尽管在国外生活了30多年,蔡国强一家和中国的联系只有一本中国护照。他曾经告诉女儿:“我们可以选择外国护照。虽然现在碰壁了,但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给这本(中国)护照做点贡献,让人家更尊重我们。”
蔡国强浓厚的闽南普通话依然不改,更让人吃惊的是在美国呆了近20年他坚持不学英文,固执地让自己活得像个地道的泉州人。
近年来,蔡国强积极推动与泉州当地政府合作,建造泉州当代艺术馆。新建馆由被称为“建筑界毕加索”的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亲自设计、建造,规划建设总面积约为一万四千平方米,将成为盖里在亚洲的第一个文化建筑。
---
2015年6月的一个清晨,泉州惠屿岛海域,蔡国强终于实现了二十年的梦想。
一条500米高的火焰天梯缓缓伸向苍穹,仿佛连接地球与宇宙的通道。这座《天梯》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蔡国强对家乡、对家人情感的凝聚。在天梯点亮一个多月后,他百岁的奶奶安详离世,仿佛沿着这条通天之路去了另一个世界。
从泉州到上海,从东京到纽约,蔡国强用火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沟通了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理念。他的作品既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又具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让观者在瞬间的爆破中感受到永恒的美感。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文采全画到了天空里,不是在画布上。”
来源:反弹琵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