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滋生,严重威胁网上公共安全与网络空间秩序。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贵州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以“净网—2025”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严厉打击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滋生,严重威胁网上公共安全与网络空间秩序。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贵州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以“净网—2025”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网络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方面,随着“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盛行,自媒体造谣炮制“热点事件”、煽动对立引流等乱象时有发生,刷量控评等网络水军犯罪突出,对网上舆论生态、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恶劣影响。贵州公安紧盯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严打。2025年以来,查处相关案件20余起,涉案20余人,批评教育100余人。例如,贵阳网安部门查处的某车辆租赁公司老板付某等人寻衅滋事案。付某为博眼球,伙同他人在花果园路边策划拍摄抓“小三”短视频,损坏汽车前挡风玻璃,吸引20余名群众围观,部分群众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目前,付某、田某某、陈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相关不实视频账号被责令注销 。警方提醒,网络谣言特点鲜明,编造、散布谣言将视情节面临罚款、拘留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转发谣言同样需担责,网民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不盲从”,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针对网络黑客、网络侵公、网络黑产等违法犯罪,当前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骗取和交易等方式,非法采集、对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时有发生,滋生了各类网络黑产违法犯罪。贵州公安牢固树立“源头打击、生态治理”的工作理念,紧盯物料供应、支付结算、技术支撑、广告推广等关键领域,持续高压严打网络黑客、网络侵公、网络黑产犯罪活动,全面铲除网络犯罪土壤。2025年以来,侦办相关案件5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如贵阳网安部门破获的曾某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曾某自2023年起收购、贩卖各类互联网账号800余个,获利23万余元,目前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提示,违规售卖银行卡等行为涉嫌犯罪,网民要认清风险,不随意填写敏感信息,警惕“高收益”陷阱,不出租、出售、出借个人账号,发现网络黑产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在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违法犯罪上,这些犯罪相互交织,向新兴领域渗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侵害群众权益。贵州公安持续深挖犯罪链条,2025年以来,侦办相关案件1.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安顺网安部门根据李某被诈骗线索,捣毁5个诈骗团伙黑灰产窝点,抓获60余人,扣押涉案资金300余万元、涉案物品价值约600余万元。警方提醒,此类犯罪危害巨大,群众要牢记不贪小便宜,不向陌生人透露重要信息,不下载非正规应用,拒绝参与赌局和访问不良网站,发现线索及时举报。
此外,贵州公安还公开通报了5起典型案例,包括安顺市经开区杨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黔南州独山县陈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安顺市平坝区郑某某寻衅滋事案、贵阳市南明区付某等人寻衅滋事案以及贵阳市云岩区廖某某通过AI生成虚假信息被处罚案,涵盖多种网络违法犯罪类型,彰显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决心。
下一步,贵州公安将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网络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立足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群众期盼,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保护,全力维护网上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贡献公安力量。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