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第一美男「下海」,悄悄赚疯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3:32 1

摘要:身边认识的人或自己,不是在做副业,就是在被副业骚扰;不是烦恼能做什么副业,就是在焦虑自己怎么没个副业。

“这年头,谁要是没个赚钱的副业,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话。”

身边认识的人或自己,不是在做副业,就是在被副业骚扰;不是烦恼能做什么副业,就是在焦虑自己怎么没个副业。

即使自己不关心副业话题,也逃不开副业怪圈——因为你有可能是别人副业的一环。

毕竟不止普通人为了副业烦恼,连明星都卷起了副业、跨界赛道。

佼佼者如谢霆锋卖烤肠卖出15亿,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光是猪肉消耗就达到了15900吨。

2021年,谢霆锋和杭州谦寻共同创立了锋味派品牌,借助直播电商和明星创始人影响力的叠加,九个月GMV破亿,锋味派成立的第三年,其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吴彦祖卖英语课的话题也登上热搜,产品“吴彦祖带你学口语”5天销售额超500万。

“上学的时候开玩笑,说‘如果你的英语老师是吴彦祖,你还能学不好吗?’没想到玩笑成真了。”

如果说出了名爱吃、会吃的谢霆锋卖烤肠,美籍华裔出身的吴彦祖做英语课副业还算情理之中。

其他更让人惊讶的消息也有:王祖贤在加拿大经营起艾灸馆,《爱情公寓》中羽墨的扮演者赵文琪在杭州开起了美甲店……

食品、教培、养生、美甲,记忆里影视圈爆火的明星们,一时扎堆发展起了新事业。

有人评价“明星副业似乎到了终于还有点烟火气的时代”,有人羡慕明星们自带流量加持,想做副业更容易……

但回顾多年来明星们的副业路演变,没那么简单。

早些年,明星创业大规模走入大家的视野,或许是搞餐饮。

从郭德纲的郭家菜,到孟非的面馆,再到陈赫的贤合庄火锅、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香火锅……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在明星开设的店铺中,餐饮相关行业占比高达61.7%,紧随其后的是酒吧,占比13.6%。

在这其中,毫无疑问又以开火锅店一项最为火热。在明星店餐饮业态中,开火锅店占比高达13%。

郑恺推出了火凤祥火锅,贾玲、包贝尔等的辣荘,黄晓明、黄渤等人热辣壹号,Angelababy与电台巷火锅创始人唐一的斗鎏火锅.....

彼时明星们扎堆餐饮业的原因,并不复杂——

行业门槛低,资金回笼快,产业又相对成熟,不必耗费太多心力也能发展维持。

以火锅为例,在餐饮行业内毛利率比较高总体达30%-50%;同时因社交属性、口味大众等特点而长盛不衰,成为明星副业首选,不意外。

当然,所谓“明星店”,更重要是有明星加持。

贤合庄火热的那几年,陈赫不仅会亲自作陪,还会请客;郑恺的火凤祥刚开店时,也有不少明星捧场。

那几年,明星们几乎不是在开火锅店,就是在开火锅店的路上。

包贝尔、贾玲、王鸥三人的辣荘火锅店一度发展到全国门店超300家,郑恺的火凤祥火锅门店达230家,门店大排长队是常事。

明星到店、明星朋友打卡,都是现成的宣传资源。

有统计,开店的明星中演艺圈就占了一半,其次是音乐界和主持界。

彼时的火锅店,几乎见证了明星进军餐饮界的野蛮生长。

只可惜,明星效应带来的光环有多耀眼,结局往往就有多“一地鸡毛

2020年7月成都吼堂老火锅发文,指出演员郑恺开设的“宁波火凤祥鲜货火锅”的设计风格、装修方式甚至优惠券外观都涉嫌抄袭。

吼堂老火锅发出的对比图

一周后,火凤祥发布声明,承认店内装修部分设计“确实借鉴了吼堂老火锅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随后吼堂老火锅发布声明称事情得到解决,且“经沟通了解,郑恺并非火凤祥实际决策人”。

可惜网友并不是那么买账。

舆论争议之外,明星餐饮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登上热搜。

2020年9月,上海市监局公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薛之谦投资的上上谦火锅(长宁店)的热水杯、调料碗检出大肠菌群。

2021年7月,杜海涛创立的火锅品牌位于安徽的加盟店,因为卫生问题被责令停业。

曾在一年内开店544家的贤合庄也没能“免俗”,几次因食品安全、爆炸事故、雇佣童工等问题频频引发关注。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贤合庄”有关的投诉将近200条。还有门店倒闭、商家跑路、充值卡内金额未退的狼狈不堪。

一时间,明星创办、加盟、投资,不再是耀眼的光环,反而成了“说不准何时就会爆雷”的标签。

很长一段时间内,再有明星官宣品牌时,消费者态度也从新奇、佩服,变成了“又来割了是吧”。

不是网友耐心不足,而是明星店烂摊子实在太多,一抓一大把 ——

2022年,宣传关晓彤为“冠名店长”的天然呆奶茶,因非法开放加盟被告上法庭。

事后天然呆迅速发布声明称“关晓彤女士从未参与我司经营管理工作”,却并未平息争议。

据天眼查,天然呆餐饮公司有35%的股份属于彤梦心缘(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关晓彤父亲关少曾百分百持股。

似乎很难说真就没关系。

当热潮褪去后,明星创办、投资、代言的品牌不被消费者买账、爆雷情况屡见不鲜。

连结局也大致相似:道歉,说明,切割,或者等店开不下去,或者等舆论过去。

明星店们高调入场低调退出,留下的往往只有回本无望的加盟商和迷茫的消费者

但餐饮毕竟和本行并不相关,扎堆开火锅店之后,顾客也容易审美疲劳。

于是明星创业也逐渐转向,“有sense”的明星都关注了另一个行业——潮牌。

既有现成影响力,又是行走的衣架子,还有粉丝基础,明星做潮牌的思路,看起来水到渠成。

要是碰巧做成了, 还能给自己贴个时尚icon的标签,反哺娱乐圈主业。

于是继餐饮之后,做潮牌主理人/设计师/创始人,又成了明星副业新风口。

仅2020年一年,就有多位明星推出自己的潮牌。

陈伟霆推出潮牌“CANOTWAIT”,黄明昊有“TWDEX2”,华晨宇的潮牌叫“Born to Love”,王嘉尔也以“TEAM WANG”开启了潮牌之路。

歌手之外,包贝尔成立WDMD,郑恺的DUEPLAY也加入明星潮牌赛道,足见火热。

图源:陈伟霆微博

比起餐饮行业的“大逃杀”境况,潮牌赛道,可说是正值当打之年。

尼尔森(Nielsen)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高达62%,而非潮牌消费增速仅为17%。

另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潮流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50亿元。

在追赶潮牌的年轻人眼中,明星效应又具有独树一帜的吸引力:一句“偶像有的,我也要有”就足够拿捏粉丝买账。

图源:GOODBAI_official微博

潮牌当然是门好生意,不过遇上“明星效应”后,却不知为何也开始频频翻车。

餐饮服饰两开花的薛之谦再次“上榜”,其创立的“DANGEROUS PEOPLE”赫然出现在上海市场监督通告中,原因是“羽绒服填充物质检不合格,影响人体正常激素分泌”。

白敬亭的GOODBAI则在2024年因“牛仔外套抽检不合格”登上热搜,此前社交平台上不乏网友吐槽其近600元的鞋子一个月就磨坏、近700元的毛衣毛线是断开的。

王鹤棣的潮牌D.Desirable不仅开售就是796元/件的“限量”卫衣,还玩起预约抽签的饥饿营销,只是与声势浩大的铺垫相比,有网友评价“不过500单的全部销量有些尴尬”。

在“明星潮牌”中,引发大范围争议的还要属欧阳娜娜的潮牌“nabi”。

2022年底,欧阳娜娜自创的“个性生活方式品牌”nabi推出了一系列名为“云朵胶囊”的产品。

该系列商品,宣传号称“主打居家幸福感,向消费者传递精致舒适、充满松弛感的生活方式”。

概念听着挺好,可定价一出来,网友们都傻了眼:一件浴袍卖988元,两双袜子168元。

按照“nabi”的官方成分表,这款售价不菲的浴袍使用面料为含86%聚酯纤维、13%粘纤、1%氨纶。

聚酯纤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涤纶”,这种面料的特点是不易起球和耐穿,缺点是吸汗性和透气性不好,和所谓“舒适的体验”大相径庭。

随后,更有纺织工厂负责人发声,称其制作成本其实大概在50元/件。

更让人生气的,还有欧阳娜娜网店的销售规则:最贵单品定价988元,但要消费到999元才免运费。

最后一丝体面,也荡然无存。

通常和餐饮行业相比,潮牌吸引来的人群,往往粉丝占比更高。

因此争议背后,也不乏声音表示:圈外人无需过问,这是明星和支持者之间的事。

只是当潮牌的潮,逐渐变成了“群嘲”的嘲,明星潮牌,生意也不好做了。

所以,就没有什么明星能干的副业,既不那么高风险、又高收益,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明星效应的吗?

回看下这几年的相关话题,答案或许有:直播。

近几年直播带货兴起,一波又一波明星投入其中。

有人名利双收,甚至将带货发展成了主业;也有又被曝光“钱没少收,货没少带”,不一而足。

图源:微博话题

但和开店、做潮牌相比,带货和明星的绑定,似乎总没有那么紧密:

货盘是现成的,带的东西是一样的,同时产品问题更不好控制。

于是经过几轮演变,如今的明星副业赛道,已经是更加多元化,更具备明星个人特质。

伊能静打造“水晶玄学”IP,单场销售就达到了266万;莫小奇创立“星座女神”,获得了小米科技投资……

吴彦祖卖课自然也不能不提影响力不容小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与其联合推出课程的高途一些希望。

据高途2024年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其2024年营收45.54亿元,同比增长53.8%;净亏损10.49亿元,亏损增幅高达14270%。

而吴彦祖英语课5天卖出500万销售额,已经成为高途近两年来传出的最好的正面业绩消息。

当消息传出,也有人将目光投向明星卖课领域,其中顾虑当然也有,即便专业对口,也未必就“人人都能成为吴彦祖”。

教育毕竟不是单纯艺术欣赏范畴,不同于售卖专辑或影视作品,如果课程内容不足、配套服务跟不上,即便是明星课程,也逃不过被质疑甚至退款的结局。

2021年,歌手王力宏创办音乐学习App“月学”并推出的“1699元30天课程”也一度引发轰动。

彼时,王力宏也在抖音直播售卖过自己的线上音乐课程,最终交易总额达到103.3万元。

可惜后续因课程内容空洞被网友质疑,导致其音乐教学生意最终杳无音信。

再往前追溯,2014年还未解散的羽泉也曾创办过音乐教育平台“学音悦网”。

马东也在2016年借着《奇葩说》的热度办起名为“好好说话”的口才培训。

最终惨淡的反响证明,好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况且受众或许也并没有这些学习需求,“只想看个乐呵,你却要收钱教我做事”。

无论是带货、潮牌还是卖课,明星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将自己的影响力和流量变现的方式。

至于最终变现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买账。

就像吴彦祖卖课这件事,至少到现在,人们的态度还是:10分钟里只有5分钟是吴彦祖,又怎么了?他可是吴彦祖啊!

友情提示:谨慎模仿,因为就算是吴彦祖当老师,也叫不醒不愿意学习的人。

尽管消息伴随争议,依旧拦不住火热/图源:抖音

而至于这新一波的“明星副业”全面开花的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这取决于明星们的诚意,也取决于粉丝、消费者们的新鲜感能保持多久。

毕竟当热度过去,眼下彦祖的视频流量已经在走低,讨论中大家已经抛出了新的问题:

所以,古天乐到底打算什么时候也开一门课教粤语?

来源:槽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