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AI的加持下,最近抖音上的Vlog已经渐渐脱离了当下的时空,而成了一部部穿越短剧——你能跟随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像追更一样追完八十一难;也能亲历赤壁之战,和曹操一同在华容道上逃亡;也可以去往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现场,看看张怀民到底醒没醒。
文|毛巾
编|园长
Vlog用来记录真实生活的时代,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
在AI的加持下,最近抖音上的Vlog已经渐渐脱离了当下的时空,而成了一部部穿越短剧——你能跟随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像追更一样追完八十一难;也能亲历赤壁之战,和曹操一同在华容道上逃亡;也可以去往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现场,看看张怀民到底醒没醒。
在AIGC内容风靡一时的今天,这称不上是一次影像革命。但AI Vlog的出现至少让人们看到:我们日复一日生产的真实内容生态,能被模仿者“复现”几成?
取经路上,每天都有vlog更新。图源抖音@南瓜菌、
吴承恩离世时可能想过,也许经过后人的续写,他写的西游记将不止于一百回。但他一定没有料到,师徒四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居然人手拿了一个自拍杆。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是西天取经的第996天,刚把师傅从妖怪嘴里救出来就又出发了。”悟空在队伍前头举着手机抱怨道。
当然,不只孙悟空,你能看到以唐僧、八戒、沙僧的主观视角拍摄的西游vlog。唐僧讲述着自己虎口脱险后的心有余悸,猪八戒总是以惬意地姿势躺在镜头前……《西游记》在AI vlog里被解构成一段段几十秒的个体叙事,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能完成对八十一难的“追更”。
图源抖音@南瓜菌、
视频创作者也为这部经典名著填上了更多现代的章回——在其中一部作品里,一行人路过了云南地界,正赶上彝族火把节,师徒差点被拉去跳舞,八戒还想跑去吃酒。镜头一转,便是沙僧在泼水节上受到傣族人的热情祝福。这分明是一个旅游博主的剪辑逻辑,只是AI模糊了西游记与当代生活的边界,用出色的渲染功能,把“虚实结合”的vlog一股脑端上短视频平台。
从《大圣归来》到《黑神话:悟空》,西游记一直是国内文艺创作历久弥新的热门IP。而西游AI vlog,看起来也像是一个内容风口或吸引流量的入口:在一些vlog中,西天取经会路过“xx汽修服务中心”,迷惑之余才意识到,这是汽修店账号给自己打广告的视频。
如何标准化制作西游vlog的教程,在微信和抖音上也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师徒四人之后将在当代社会经历怎样的冒险。
图源抖音
遭到AI魔改的不止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经典名著也在此列,但凡你能想到的著名情节,都可以在vlog里亲身体会。你可以在三国中加入魏军,也可以和吴军一同抗曹。连4600年前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也有AI战地记者带你亲赴第一现场。
“80后:电视放什么就看什么。90后:想看什么就搜什么。00后:想看什么就制作什么。”
如今的创作者,已经不需要是吴承恩那样的文学巨匠。AI工具,可以让人基于原著的世界观进行无限延展和续写,每个人也都可以拥有自己感兴趣的“平行宇宙”。
Vlog的初衷是“记录真实”,但AI强大的生成能力正在颠覆这一点。如今视频平台上的AI vlog,只是借了手持镜头和自拍这一拍摄形式的壳子而已。
教程让生产AI vlog的门槛大大降低,一旦有一个新创意,便会迅速被模仿,并涌现出大量同质化内容。Vlog已经不再满足于记录,而开始创造新的可沉浸式体验的“现实”。
AI vlog中的“虚拟现实”看上去没有VR那么高大上,但这样的内容形式能受到欢迎与争相效仿,也有商业逻辑下的必然原因:
首先,第一人称视角让用户从看客变成了亲历者,可以深度体验历史和名著中的场景;其次,经典IP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大家一看就知道角色和剧情背景,免去了打造IP与教育用户的成本;而经典IP本身就有无数可挖掘的支线、细节和“if线”,比如“唐僧留在女儿国会如何”一直是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二创话题,经典作品本身的丰富度和完整世界观,同时也成了AI创作的海量素材。
对vlog这一细分赛道来说,这自然是一种真实的消亡。喜欢分享自己独特经历和生活方式的博主们或许也不会想到,今天和自己竞争眼球的竟是这些内容:慈禧太后逛颐和园vlog、兵马俑游上海vlog和内门修仙vlog。
图源抖音@AI史莱嗨、@就扶墙老师
当下的内容生态,是真实记录、AI增强的真实和纯AI虚构三者并存的混合体。几千年后的网络考古专家回顾这个时代的内容时也许也会感到困惑:这帮家伙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现实里?
刷多了AI vlog,也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在推荐算法准确的“猜你喜欢”面前,这几天我能刷到的真人内容肉眼可见地减少,就快要彻底地沉浸在“西游宇宙”或“三国宇宙”里了。
当然,这样的创作也是一种对传统的趣味解构,是更碎片化也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看四大名著的方式(不会有很多人真的逐字看完过原书吧):过去是小人书、电视剧、动画、漫画和绘本,只是现在轮到了AI vlog而已。
短视频创作者们把很多当代情绪和网络梗也逐渐融入了西游宇宙中——在一些作品里,已经进行到了西天取经的第996天,悟空还没完成打妖怪的KPI,而八戒已经累得不愿再前行,只想回高老庄考个编制……这未尝不是一种建构在虚拟之上的真实。
在低制作成本的加持下,普通人获得了越来越多四大名著的“解释权”: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甚至不必再是把镜头聚焦在主角身上的经典叙事,我奔波儿灞一样也可以拥有姓名和拍vlog的权利。而在三国的经典战役中,观众也不能再用上帝视角运筹帷幄,而将代入一个仓皇逃跑的小兵。
“这才是抖音最初的样子,任何人都可以记录生活,包括魏国士兵。”
图源抖音@现代小辉
最开始,人们关注西游AI vlog可能是因为它的猎奇感和技术新鲜感。但现在,它们越来越多被当成一种普通影视作品来欣赏了。
AI可以编写唐僧在女儿国留下的后续剧情,并制造成技术成熟的vlog影像,也能刻画出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漫长时光里的孤独感,甚至模拟出它掀翻如来佛祖甚至不去取经的世界线。一本《西游记》,被自拍杆和第一人称拆成了无数片段,每一个会使用AI工具的用户,都能为原著填上自己想要的注脚。
AI vlog在普遍意义上比传统vlog更紧凑,更戏剧性,视觉效果也更夸张。传统vlog博主依靠其个人魅力和人生阅历杀出重围,但这样的“不可替代性”在AI时代也岌岌可危——既然vlog博主也会包装自己的生活,那为什么还要追求vlog的真?AI vlog的博主没有创作瓶颈,他们永远精力充沛,处在戏剧冲突的最中心,为观众提供最有爽感的体验。
这个时代,任何被抛进互联网的严肃性也都会被迅速地消解——目前的西游vlog还在迭代进化中,唐僧已经开启了斋饭的吃播,而孙悟空在王母娘娘蟠桃会上开启了水蜜桃带货,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去参加双十一大促也不足为奇。
图源抖音@北三环向北、@小猫拿铁
在一两年前,这种用西游、三国IP为自己的账号或品牌搞抽象引流的内容,还是要请真人来饰演的。但现在这笔人力成本也省了,连coser都快下岗了,AI能轻松渲染出背景里的千军万马,连张艺谋都不一定能找来这么多群演。
我们正在喜闻乐见地消费AI vlog里的“真实”,而真人内容的价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的解构都服务于流量,这是这个时代内容创作者们的紧箍咒。教程被批量地生产出来,我们看似有无限的解释自由,但实际上,那些一步一步学着做西游vlog的人,并非有内容创作的野心,而只是想获取一些分配在AI内容池里的流量,来缓解一些现实生存的压力。
我们的八十一难,同样也是真实的,只是被巧妙地藏在了屏幕后面。
或许,当前的世界也是一个被AI制作好的vlog。在这个宇宙里,我们追更着短视频平台里的八十一难,殊不知我们也正处在这场时代性的真伪危机中,仿佛“真假美猴王”那般。但在现实里,没有孙悟空来帮我们辨明真假,甚至我们自己也慢慢不再在乎这件事情。
来源:刺猬公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