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这部现实版《平凡的世界》,写进了每个普通人的心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13:18 2

摘要:上世纪 70 年代,山东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勤劳聪慧的农家子弟张君成度过了清贫的少年时代,高中毕业后穿上了“橄榄绿”。在部队极为艰苦的大熔炉里,火热的军营生活、感人的战友情、温馨的亲情爱情、不灭的文学梦,支撑他战胜难以想象的苦与累、艰难与挫折,谱写了一曲和平年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上世纪 70 年代,山东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勤劳聪慧的农家子弟张君成度过了清贫的少年时代,高中毕业后穿上了“橄榄绿”。在部队极为艰苦的大熔炉里,火热的军营生活、感人的战友情、温馨的亲情爱情、不灭的文学梦,支撑他战胜难以想象的苦与累、艰难与挫折,谱写了一曲和平年代的军营奋斗者之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 “大道宽宽” 。

长篇军旅励志小说《大道宽宽》以一位老军人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带你走进上世纪 70—90 年代的热血军营。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有一代军人的心路历程和曲折成长,还有和平年代中国国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其中写满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覃志刚说:《大道宽宽》让人一下又回到了那个艰难困苦、朴实无华,且又充满着理想梦想、热血沸腾的年代……这是一部引人入胜,令人爱不释手、荡气回肠的正能量作品,是又一部激励当今年轻人的现实版的《平凡的世界》。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胡占凡说:《大道宽宽》是以作者自己为生活原型,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励志小说。只有读过《大道宽宽》,才会真正理解一位人生奋斗者的情有多苦,思有多深,路有多艰,责有多重。他用真实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励志与坚守、苦难与不屈、汗水与鲜花的真正内涵。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以下是胡占凡为本书所作序言,以及选自本书的感人故事:在边疆五千多米的高原哨所,那里条件恶劣,却有一群默默坚守的英雄。老班长为何对多年前的旧事耿耿于怀?曾经优秀的大学生军人又为何会在大庭广众下做出惊人之举?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隐情与真相?

《大道宽宽》嘉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化平凡为神奇

文 \ 胡占凡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

人说“文可交友”,此言不虚。我与《大道宽宽》作者嘉军(《世纪母亲》笔名用的是仙风君,其真实姓名叫张家军,是位戎马一生的老军人)相识、相知、相交都缘于文。

记得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工作,有一天,军事部的一位领导报告说,二炮记者站的一位记者要向我汇报一个重要报道线索。当时,他身边一位穿着上尉军服的年轻军人正用渴望的目光注视着我,见我望向他,他立马向我行了个军礼。这位高挑个儿的年轻记者羞怯面容中饱含着谦恭和真诚,纯真气质中透着机敏和灵气,刚毅目光中蕴藏着信念和执着。这便是我对作者张家军的第一印象。应当说,印象颇好。可惜,后来由于忙各自工作,加之我们两个各自工作都有变动,慢慢地就来往很少了。但缘分终归是缘分。2021年初,张家军给我送来作家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他的新书《世纪母亲》。说实话,当时我并不十分新奇。因为他在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期间,就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发表过两千余篇新闻作品,其中百余篇获全国全军各种奖项,还出版了《崛起的战略导弹部落群》《苍生咏》《壮阔的导弹方阵》三部新闻作品及报告文学集。那么,现在有闲暇时间写写小说、写写自己的母亲,再自然不过了。但是,一位老军人写母亲能写出什么新意和文学价值呢?我翻开了这本尚余墨香的新书:一股不一样的温润质朴的文学清香扑面而来,情感波澜起伏,故事动人心魄,画面多姿多彩。合上最后一页,一个博大、睿智、忘我、利他、平凡又不平凡的母亲形象鲜明生动地站立在面前。

这分明是一封儿子写给母亲的深情书信,炽热滚烫,深沉厚重。

母亲、母爱,是文学世界的常青树,古往今来,卷帙浩繁,力作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母亲”形象便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弄得不好,很容易在人物设定、性格刻画、事件排布、矛盾冲突等方面陷入窠臼,落入俗套。而张家军没有让读者失望。他以视角的新颖、故事的传奇和讲述方式的独特,将一位普通女性的个人命运与家国百年艰辛交织融合,将一个平凡的故事放诸民族屈辱、苦难辉煌的宏大背景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母亲”平凡多舛却又孜孜以求、不断追寻的一生,折射出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利益前仆后继、血洒热土的悲壮史诗,阐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理。

我应邀参加了张家军《世纪母亲》的新书首发式和研讨会。一如大家预料的那样,《世纪母亲》一经出版发行,便引起强烈反响,且三年多持续走红,好评如潮,至今不衰。我之所以给张家军的这部新作《大道宽宽》写序,不仅缘于我与作者的个人感情,也不仅因为他的《世纪母亲》好评如潮,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被《大道宽宽》深深打动了。

《大道宽宽》是以作者自己为生活原型,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励志小说。只有读过《大道宽宽》,才会真正理解一位人生奋斗者的情有多苦,思有多深,路有多艰,责有多重。字里行间,你会体味到他深情的倾注、悲壮的行迹、痛楚的抗争、血性的呼号,看到他坚韧不拔、躬身向前,最终迈向宽宽大道的身影……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过去的无法重来,未来的还在期待,人类能把握的就是连接这两个永恒的现在。站在这交叉点上,敢向每一天挑战,去拼搏,去追求,你便获得了每一天的富有,也就获得了历史和未来。看过《大道宽宽》,你会毫不怀疑,作者就是这样一位站在这个交叉点上的强者。他用真实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励志与坚守、苦难与不屈、汗水与鲜花的真正内涵。

化平凡为神奇,凝短暂为永恒,熔真实为艺术,兴则歌,悲则哭,怒则斥,不骄不媚,不雕不饰,平静中隐波澜,无声中见磅礴,这既是作者追求的意境和风格,同时也是他人格魅力所在。

我很赞赏“文如其人”之说,没有好的品行,没有坚挺的人格,没有高尚的追求,没有对人世间独到的洞察力,是无法写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的。古往今来,大凡灿烂如锦的传世之作,无不与作者皎似青莲的风骨一脉相承。这就应了歌德的话:“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仅从这个角度,《大道宽宽》就很值得一读。

精彩节选

一天晚上熄灯铃响后,我拿着采访本悄悄走出班里宿舍,正要到连队会议室写稿,突然被连队年轻的副连长给截住。他悄悄低语道:“张记者同志,我能占用你五分钟时间吗?”

我一愣,马上道:“可以呀,五分钟?五十分钟也可以呀。”

这位副连长姓牛,名豪青,山东人,毕业于天津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当年与几位热血同学自愿报名参军,部队经过严格考核特招过来的。到部队后豪青表现一直很出色,加上那时部队地方大学生很稀少,所以,他成为部队重点培养的干部苗子。

我想把牛副连长带到会议室去,他却把我拉到一个墙根,说:“我就几句话,或者给你说个建议。”

我“哦”了声,静静地听他说。

“这个建议你来到我们连不久就想跟你说的,但怕影响你的采访计划,迟迟没有向你提出。”牛副连长稍停顿了下,接着说,“你可能知道,我们团有一个高原哨所,那是在五千多米的高原雪山上。他们只有两个季节,一是半年风雪天,一是半年寒冬天。他们没有电,更谈不上电视,最正常的是一个月给他们送一次物资、报纸和家信,但常年是最不正常状态,最严重时半年没送上去任何东西……”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牛副连长说到这儿,把脸抬起望向夜空,长长出了口气,说:“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哨所,从50年代末期建哨,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那么多年里,就十一个战士,加上一个干部,常年在那里守着!对了,干部是这些年才派上去的,过去只有战士……”牛副连长突然提高声音,“张记者,我一块特招来的同学,也是我大学的班长,还是发起自愿报名参军的带头人,曾在那个哨所待过三年……还有那位牺牲的老班长……都需要你去采访,采访到真实的情况……”

牛副连长突然停住,转身走了。

我愣愣地站在那儿,认真琢磨着他后面没说完的几句话,这话里一定有话!因为这个英雄哨所的英雄事迹,各新闻单位多次报道过,我也熟知,但这位牛副连长建议我去采访,一定有另外隐情。

“去,立马动身去英雄哨所!”我当即下定决心!

此时已是深秋季节,英雄哨所一定是严寒的冰雪大风天气了,能否上得去啊?经了解,今年气候较温和,他们那儿还没有封山,可以上得去,并且令我兴奋的是,近期就有一个后勤小分队要给他们送物资,真是天助我也!

随着后勤小分队上山,只见山路陡峭曲折,雪深风号,加上高原缺氧,所有物资都靠肩背人扛,其艰难程度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尽管我身上的负担最轻,只是帮他们背了一个小邮包,但我走得最艰难、最痛苦,好在在他们百般关照下,我没有掉队,终于在苦攀了十三个小时后,天刚黑暗下来时,到达了英雄哨所。

英雄哨所上十一位战士,还有一位带班的副连长干部,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泪流满面地迎接我们,拥抱着我们……

根据后勤小分队此次进哨所的计划安排,更主要是根据天气变化要求,我们明天凌晨4点多必须下山。因为,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明天早上八九点钟之后,将有七八级大风伴随着大雪降临,我们小分队一行,在大风雪来临之前,必须下到最安全的地段,否则后果不堪想象……我曾提出能否自个儿留下来在哨所内住几天,后勤小分队的队长,一位体魄健壮的藏族副营长,瞪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说:“啥?单独留下来住几天,哈哈哈,张记者同志,你留下来不是住几天的问题,而是要至少住上半年甚至七八个月的问题!

我无言以对,只好在这有限时间内,抓紧完成采访任务。

我采访的第一人,不是带班的那位干部,而是已在这里服役四年之久的老班长郑宏林。我开门见山向他说明来意,他眼睛有些湿润,自我介绍道:“我是陕西延安人,在窑洞出生,在窑洞长大,原想当兵到大城市看看,没想到,新兵连集训一结束,我就被分配在这个哨所。按规定,在哨所待两年,就要换岗到下边连队去,原因嘛,除了身体问题外,还有精神问题。换岗后,我在下边连队工作了不满三个月,听说哨所那位班长身体已不适应工作,我就自告奋勇提出再回到哨所工作,领导批准了我的请求,就这样,我已在这工作了近五年。你有什么话要问就问我吧,英雄哨所的一些事,我是大概知道的。”

没想到,这位郑班长那么直率、那么健谈,这让我打心里高兴,但我不无遗憾地说:“谢谢郑班长!原想能在这儿住几天的,没想到时间那么紧迫。来去两头摸黑,连英雄哨所的模样也观察不到,太遗憾了!”

郑班长一激灵,马上说:“今天有大月亮呢,走,我带你到外面去看看,这里的夜色很美呢。”说着他带我出了门。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出门后,一股寒冷的风吹来,我不由得缩了一下脖子,紧接着叫了一声:“这夜色太美了!”圆圆的银盘样的大月亮悬在头顶上,发出的光是那样柔和、皎洁,把周边凸凹不平的山川映照得不时闪烁着银光。我忘了寒冷,忘了自己在哪儿,有些情不自禁地大呼了一声:“这真是人间仙境啊!”

一旁的郑班长长长叹了口气:“人间仙境?对,人间仙境,这只是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极少见的,或者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自感有些忘乎所以说错了话,马上改口道:“郑班长,你给我介绍一下这里的地理和自然情况吧。”

郑班长开口道:“这个哨所,是我军也是我国最边远最艰苦的边境哨所,但地理位置以及担负的责任和任务却十分重要!你看,”郑班长把手往前面一指,说,“瞧,那是邻国A,那边是邻国B,那边不远处是邻国C,边境线和哨所离我们都很近,白天天好时能看到他们的飞机在边境线上来回飞呢,你说,这哨所的位置多重要啊!”

郑班长缓了缓又接着说:“自哨所建立四十多年来,我是第十八任班长,战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英雄哨所为祖国人民站岗放哨的责任感和警惕性,一丝一毫都没有变!张记者,我可以告诉你,你们外边的同志是永远不会知道我们英雄哨所官兵生活和工作苦寂到什么样子……没有电,更不用说看电视了,常年吃不上新鲜的蔬菜和肉食,米饭用高压锅也只能蒸到六七成熟,常年的主食就是压缩饼干和罐头。正常情况下,一个月才能看上报纸和家信,所有的娱乐活动就是战士们编唱的歌谣: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想家了对空叫妈妈,寂寞了怒吼声……”说到这儿郑班长低下头,不再说话。

我走到郑班长身边,按了按他的肩膀,低沉地说:“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郑班长猛然抬起头来,欲言又止:“可,可,我们也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啊……”

我听出了话音,不被人理解?是否就是牛豪青副连长给我隐晦提醒的事呢?我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直接问道:“郑班长,你们哨所前些年发生的那位班长自杀,以及后来那位带班干部出问题是咋回事呀?”

“班长自杀?”郑班长一把扯住我的胳臂,拉到旁边避风处,说,“你想听听当时的真实情况吗?”

我说:“当然,我来,就是想了解真实情况的。”

纪录片《山河铭刻》剧照

郑班长娓娓道来:

那位班长姓闫,入伍已快五年了,是部队树立的班长标兵呢。当时哨所没有带班干部,闫班长出事后,部队才派了带班干部。那年天气非常异常,一场大风从初冬到春季乃至到了初夏,刮了整整半年多。5月哨所一般已经开冻,由于大风时间较长,加上大雪和严寒,上山的路依然被封着。闫班长和十位战士与下面部队断绝来往已经七个月,粮食、罐头以及各种物资基本枯竭,与部队联系的电话也早已中断。更难耐的是战士们的寂寞已经达到了极点,或者几近疯狂,一两位战士已经出现呆滞和不说话现象,闫班长心急如焚!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出现了。那天早上战士们起床后,找不到闫班长了,他们找啊找,终于,在岗楼旁边的山坡不远处,见到了直挺挺已冻成冰棒样的闫班长……

后来,根据闫班长冻死的位置,以及穿戴整齐,身上还放了一盒压缩饼干等情况,定论是“压力太大自杀”!实际是说,闫班长想抛开战士们当逃兵,走错了方向,被冻死了。最终连烈士都不算!

郑班长说到这儿,好一会儿没说话。

我悄悄问了句:“那你认为呢?闫班长会当逃兵?”

“不,绝对不会!”郑班长义正词严地说道,“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他压力大是真,他知道物资已经断绝,肯定是为战士们去找吃的。由于他精神上也已经恍惚,加上体力不支和零下五十摄氏度的寒冷,他再也回不到战士们身边……”

郑班长已经抽泣,我刚想安慰几句,突然郑班长从心底发出了一声质问:“张记者同志,你知道吗,在那缺氧、极端恶劣的小环境下,精神上的苦寂是什么滋味吗?你,你们不懂,永远也不会懂啊!就说前几年那位带班干部出的问题吧,那完全是常年憋在哨所里苦寂出来的心理疾病啊!怎么能说他是作风问题呢?”

借机,我又让郑班长给我详细介绍了牛豪青副连长那位大学同学的“出事”经过。他说:

闫班长事件后,部队为了保证哨所的坚强领导和安全,就长期委派一名素质过硬的连职干部带班。那位动员大学同学参军入伍立志报国的姜明,与最要好的牛豪青同学一块儿被分到了这支边疆特殊部队。到部队不到一年,已担任副连长的姜明,又主动申请到最最艰苦的英雄哨所工作,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到哨所后,姜明确实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他把哨所的全面建设提升了一个等级,当年哨所就荣立了集体一等功,还受到总部表彰,他自己也荣立了三等功。更感人的是,他为了哨所战士们都能探家休假,或到山下部队休整一段时间,自己几乎两年没下哨所。问题就出在两年后从哨所下来休假旅途的第一餐!在餐馆里,他要了一碗兰州拉面,一位服务员姑娘把拉面端到他的餐桌时,他呆呆地盯着那位服务员姑娘,站了起来,而后突然抱住了那位服务员姑娘……大庭广众之下,穿着军装“耍起流氓”,这还了得,部队处理相当严厉:撤职,除名,押送回家……

郑班长说到这里,十分鸣不平地说道:“这怎么能给他定性为‘耍流氓’呢?姜明在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已经丢失了人性的一些东西,下山后,突然见到女孩,他那本能的人性一下又复活了。我敢说,他当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军人干部,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常人不可为的流氓举动呢?!……张记者,对姜明的处理,我这个小战士认为,太重了啊!”

一切我都听明白了,我一边拍着郑班长的肩膀,一边安抚道:“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也应该理解当时部队对问题处理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请你放心,作为记者,我会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当时真实的客观情况。”

别的我不好再说什么,郑班长高兴地连连说道:“谢谢你,谢谢你呀!”

我突然心里一热,暗暗念叨:“多么可爱可敬的老班长啊,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他还在为没见到过的老班长鸣不平呢!”

回到单位后,我立马把发生在英雄哨所的两件旧事写成内参,报给了有关部门和领导。当然,这篇内参内容,我主要是从对特殊环境下特殊人群的人文人性关怀出发,做具体分析和呼吁的。从结果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一是,那位闫班长被补评为了烈士;二是,那位姜明同志,地方政府也给他重新调整安排了工作……

公号封面图来源:影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欢迎转发、分享!账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