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Grundmann Architekten|柏林ZKU艺术与城市学中心改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0:34 1

摘要:旧有与新建的元素均以开放的方式依次展开,如带屋顶的平台、楼梯、玻璃幕墙、结构本身、环廊、砖墙以及室内空间,最终形成一个开放而一体化的场所。这些建筑元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又因众多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与社区团体的参与而进一步丰富,使其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艺术与城市交流中

© Yizhi Wang

旧有与新建的元素均以开放的方式依次展开,如带屋顶的平台、楼梯、玻璃幕墙、结构本身、环廊、砖墙以及室内空间,最终形成一个开放而一体化的场所。这些建筑元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又因众多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与社区团体的参与而进一步丰富,使其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艺术与城市交流中心。

感谢 Peter Grundmann Architekten对gooood的分享

ZKU艺术与城市学中心于2012年成立。其前身为柏林莫阿比特的一座旧货运站。其多元化的活动不仅涵盖艺术、城市研究及各类音乐活动,还包括城市战略、讲座、电影放映、社区市集等。随着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现有的空间很快便不敷使用。

项目概览© Yizhi Wang

活动中心© Yizhi Wang

2016 年,ZKU艺术与城市学中心决定进行扩建。但由于项目四周均为公园,扩建必须以不占用任何开放空间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原有未供暖的仓库上方加建一层。

周边环境© Yizhi Wang

建筑的原有屋顶被拆除,但地下层大厅的所有墙体和天花板均得以保留。新的结构环绕在现有砖墙之外,而这些砖墙保持原貌,未做保温处理,从而保留了建筑的工业特征。

新增结构概览© Yizhi Wang

建筑的工业特征© Yizhi Wang

地下层与底层为大型活动空间。南侧的玻璃幕墙距离砖墙1.80米,形成类似画廊的空间。北侧的玻璃幕墙则后退6米,从而增加了一间房间。两座外部楼梯通向由环绕的廊道围合的上层空间。这些廊道既可从室内进入,也可从室外通行。屋顶被设计为大露台,旨在提供全景视野。

大型活动空间© Yizhi Wang

不同的活动空间© Yizhi Wang

上层空间© Yizhi Wang

楼梯与廊道© Yizhi Wang

旧有与新建的元素均以开放的方式依次展开,如带屋顶的平台、楼梯、玻璃幕墙、结构本身、环廊、砖墙以及室内空间,最终形成一个开放而一体化的场所。这些建筑元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又因众多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与社区团体的参与而进一步丰富,使其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艺术与城市交流中心。

室内细部© Yizhi Wang

项目图纸

建筑立面图© Peter Grundmann Architekten

屋顶平面图© Peter Grundmann Architekten

各层平面图© Peter Grundmann Architekten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