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陇西李氏,扶风苏氏,京兆杜氏,北地傅氏,河东裴氏、卫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房氏,荥阳郑氏,颍川锺氏、荀氏、庚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高平郗氏,泰山羊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
山东博物馆有一张世家大族的分布图,引起我特别的注意。图中共收录了二十二个名门望族,分别是:
陇西李氏,扶风苏氏,京兆杜氏,北地傅氏,河东裴氏、卫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房氏,荥阳郑氏,颍川锺氏、荀氏、庚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高平郗氏,泰山羊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
可以看出来,这些基本上都是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
但这个图不全。不谈南方,就是同时期的北方,还有一些大族,如:颖川陈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巨鹿魏氏,平原华氏,兰陵萧氏没有包括在内。
此外,山博还对清河崔氏、清河房氏和泰山羊氏三门进行了标记和重点介绍。这容易让人误解,以为山东历史上就只有这三家名门望族。
泰山羊氏:地地道道的齐鲁大族。东汉泰山郡羊续始显,西晋镇南大将军、太傅羊祜(灭吴统帅)为巅峰。羊祜祖父羊续是东汉南阳太守,为官清廉,拒绝贿赂留下了羊续悬鱼的典故,被称为“悬鱼太守”。
羊祜父亲羊衜是曹魏上党太守,其两任妻子都是当时的名士之女。原配是汉末名士孔融的女儿,继妻又是汉代大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
羊祜不仅是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因其姐嫁给了司马师,史称景献皇后,故羊祜被晋武帝尊称“元舅”。而羊祜本人又娶了夏侯霸的女儿,羊氏通过与汉魏名士家族以及司马家族的联姻,不断提升家族的地位。
虽然羊祜靠这些关系获得较高的入仕起点,不过他的成名,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赢得后世赞誉。作为西晋杰出的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大师,其《请伐吴疏》论述慎密,阐明伐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笔简练,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他多年经营荆州的深思熟虑和军政准备。
灭吴之战完全依据这方略执行,羊祜被认为是西晋统一中国的最大功臣。可惜他没有看见自己的谋划非常成功。
羊氏后人羊曼是东晋名士,他的儿子羊贲娶了晋明帝的女儿南郡公主。泰山羊氏属中上等士族,鼎盛期主要在魏晋,比较短暂。东晋书法家羊欣之后很快衰落了。
清河郡望:山博把清河崔氏和房氏放到这里介绍讲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我一直以为清河郡是冀州的。回来后仔细查看魏晋历史地图,发现确实东部一半多的地方,今天已经是在山东的地界了。
但从西汉到西晋,清河属于冀州没有错。十六国以后,变化比较大。北魏、北齐时还是归冀州,唐朝属河北道贝州。当然,如果河北博物馆有相应的介绍,也一定会把清河郡望作为重要内容展示的。
清河崔氏:源出姜姓,春秋时崔杼之后,西汉初崔意如长子崔业定居清河东武城,为清河崔氏始祖。三国纷乱,崔琰是东汉冀州名士,曾任曹魏尚书、中尉。崔琰的从弟崔林,历任曹魏尚书、幽州刺史、司隶校尉,累迁司空。
但崔氏的兴旺,还是在北魏以后。崔林的后世孙崔浩在北魏推动汉化改革,成为北朝的显赫家族,但因“国史之狱”被诛,家族一度中衰。
而崔琰一支继续发展,被北魏孝文帝定为“四姓”之一,成为了北魏政权的核心。此后一直十分显贵,是中国历史上的顶流门阀。清河崔氏,后来还在唐朝被钦定为“七姓十家”,名扬天下。
清河房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轸,迁徙至房陵,以地为氏,形成清河房氏。整个汉魏晋到南北朝,清河房氏在地方有一定名望,然而在朝廷中没有太多的影响力,属于中低级门阀。
十六国时期,家族随南燕王慕容德南迁至齐青州。到北魏后,积极入世,房氏家族才迎来发展的高峰期。房玄龄成为唐初名相,使得家族政治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除了山博专门介绍的这三个世家大族,其实齐鲁大地,即兖青和徐州的一部分,还有多个名门望族:
兖州高平郗氏,次等士族。代表人物就是东晋的流民帅郗鉴,因平定王敦之乱获重位,后经营京口,是北府兵的奠基者。其孙郗超为桓温谋士,东晋要臣。郗超后家族衰落。
徐州东海(郯县)王氏,曹魏王朗(经学家)、王肃(司马昭岳父)显赫,东晋王雅(孝武帝宠臣)短暂复兴。以王朗举孝廉,经学征辟,魏晋后依赖联姻皇室,提升门第。属学术型士族,政治影响力有限。
徐州琅琊王氏,王导、王敦和族人五胡乱华时衣冠南渡,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开启“王与马、共天下”。乌衣巷的王家,成为东晋门阀士族的代名词。
曾经的顶级门阀,名人辈出。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的故事主人翁、西晋立国八公之一的太保王祥,竹林七贤的王戎,清谈名家王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等,让琅琊王氏成为士族的翘楚。
青州平原华氏,自华歆开始,成为显赫家族,官至曹魏的司徒、太尉,在魏晋成为与东海王氏齐名的高门。华歆与汉末卢植,郑玄,管宁是同门,师从经儒大师马融。
东海兰陵萧氏,起自两晋时期,永嘉之乱南迁之时。兰陵萧氏本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萧道成)和南梁(萧衍)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直到唐代,还出了十个宰相。
齐鲁大地不愧是名门荟萃,这些世家大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来源:时光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