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圆满落幕。成功举办10届的云南文博会,展示了云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朋友圈也日趋扩大,科技赋能成效愈加显现。今年是中国与孟加拉国建交50周年,应邀参展的孟加拉国展台,不乏月船、纱丽、黄麻丝巾等
9月21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圆满落幕。
成功举办10届的云南文博会,展示了云南文化资源、文创产品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朋友圈也日趋扩大,科技赋能成效愈加显现。
今年是中国与孟加拉国建交50周年,应邀参展的孟加拉国展台,不乏月船、纱丽、黄麻丝巾等特色产品。连续3年担任云南文博会翻译的孟加拉国青年谢航经毕业于云南大学,用他的话来总结云南文博会是“科技感越来越强”。
“敦煌文创”带来的VR与XR沉浸式交互体验,在大约7分钟内,体验者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敦煌莫高窟内,通过击鼓奏乐、照明探索等交互环节,深度探究壁画的艺术细节,身临其境感受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洲明科技”带来的XR虚拟拍摄影棚,无需搭建场景,可边拍摄边剪辑,能有效节省人力与拍摄时间,还可随时添加实物道具,满足灵活多变的拍摄需求。与常规影棚相比,XR影棚的拍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云南本身就是一个天然摄影棚,实景拍摄结合虚拟拍摄,能够优势互补,创作出更多元的影视作品。
年轻一代是文化创新的生力军,本次文博会特邀云南高校的师生们共同参与。
非遗文创方面涌现出的亮点不胜枚举,文化企业越加重视产品的实用属性和年轻化表达。
具有“清吉平安”寓意的保山甲马版画,一直以来以民间民俗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有华利用“星座”元素,创作出迎合年轻人审美情趣的“水逆之神”冰箱贴系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撒尼)刺绣设计出休闲西服、运动T恤等潮牌服饰,既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简约的时尚气息,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云南文博会现场活态展示的楚雄彝绣 陈飞 高吴双 摄
用先秦礼器“匜”制作的咖啡容器,刻有象形文字及图腾的高足杯,就连研磨咖啡的器具也一概按照传统礼器样式加以打造。云南籍紫砂艺术家杨俊超带来的中式咖啡新喝法,为喜欢中华文化同时也喜欢喝咖啡的人群,提供了一种金钱买不到的情绪价值。
人才培养方面,从事绝版木刻版画文创开发的“隐逸文旅”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目前普洱学院开设了绝版木刻版画学院,其校企合作模式为我省非遗技艺的创造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文化出海离不开版权的保驾护航,云南版权登记近年来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文博会期间,云南省版权服务大厅设立了“文创产品版权登记处”。动画设计师李龙在文博会期间登记了50个IP形象。他告诉记者,原创设计由于创作周期较长,中途有可能会发生侵权情况,版权登记等同于为作品上了一道保险。
本届文博会期间还举行了“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暨惠民演出、文化产业推介会暨招商引资、调研考察、直播带货、主题短视频节目《创意云南》,以及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采访巡展等活动,均在宣传推介、创意孵化、产业发展、商品交易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云南文化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立足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云南文博会还有继续扩容的潜力空间,未来的成色也会更加明显。
撰文:秦明豫
编辑:李楠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