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未至,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的清晨已被欢声笑语唤醒。9月20日上午8时,用金灿灿稻穗和红彤彤辣椒装饰的“丰收门”下,十里八乡的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穿梭在刚刚开市的丰收市集中。我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村T丰收秀”在这里上
“颗粒归仓”仪式
T台走秀
荆门晚报记者 刘娇/文 胡圣宇/图
秋分未至,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的清晨已被欢声笑语唤醒。9月20日上午8时,用金灿灿稻穗和红彤彤辣椒装饰的“丰收门”下,十里八乡的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穿梭在刚刚开市的丰收市集中。我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村T丰收秀”在这里上演。
丰收市集:烟火气里话丰年
早晨七时许,八角村传统集市已经热闹非凡。在原有集市基础上,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和农谷集团的四个特色展位前围满了人。漳河新区的蜜橘、东宝区的有机大米、掇刀区的蜂蜜……各色农产品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清香和刚出炉的农副产品的热气。
展开剩余68%“尝尝我们村的蔬菜,早上刚摘的。”八角广场集市里,一大爷面前有序放置着茄子、黄瓜、豆角、青菜等,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挑选。不远处的直播区里,两位年轻主播正对着手机镜头展示手中的特色农产品,线上消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集市一侧,锣鼓队铿锵有力的演奏引来阵阵喝彩。老农陈大爷笑着告诉记者:“以前丰收就是自家高兴,现在成了节日,城里人也来买我们的东西,热闹得很。”
T台秀:田间地头走出新风采
8时30分,重头戏“村T丰收秀”正式开始。以田间青石板路为T台,以稻田为背景,10支农民队伍轮番登场。
首先走来的八角队队员肩挑扁担,两筐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扁担,却压不弯他们挺拔的身姿。“这是我们自己种的水稻,亩产达到了1300斤。”领队李大妈声音洪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接着,陈集村的队员们手捧南瓜、冬瓜等各色果蔬,色彩斑斓的收获物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七桥村的表演则别具匠心,四位村民用传统三句半的形式唱出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水泥路,通到家;小汽车,嘀嘀哒;收入增,笑哈哈;乡村振兴顶呱呱!”
最引人注目的是华阳队的出场。队员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踏着稳健的步伐走来,仿佛刚从稻田中归来。“这身行头是我父亲当年种地穿的,现在机械化了,很少人穿蓑衣了。但我们要记住以前的辛苦,才更懂得今天的甜蜜。”华阳队领队说。
走秀间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宝梁山调《南桥会》登台亮相。老艺人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让观众大开眼界。“没想到老戏曲这么好听。”“90后”村民小陈举着手机不停拍摄,“我要发到朋友圈,让大家都看看。”
随后登场的四岭队、双泉队等队伍各展风采,有的展示特色农产品,有的表演传统农事技艺,还有的唱起自编的丰收歌谣。
颗粒归仓:传统仪式寓意深
展示结束后,别开生面的投票环节开始了。在场农民每人领到一个红辣椒,支持哪支队伍就把辣椒放入对应的投票箱。“我投华阳队,他们的蓑衣表演最有味道。”村民赵大爷投下了庄严的一票。最终,双井村代表队夺得“金穗风采奖”。当获奖代表上台领奖时,现场掌声雷动。
活动接近尾声,庄严的“颗粒归仓”仪式开始了。村民代表从四周走向舞台中央,将手中容器里的稻谷倒入一个大粮仓中,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倾泻,寓意着丰收的果实归仓保管,来年再播希望。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我们不仅要增产增收,还要文化自信,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日头渐高,集市依旧热闹。粮油区、果蔬区、水产区、加工品区前挤满了选购的市民。直播区内,主播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特色产品,线上订单纷至沓来。
秋风拂过稻田,翻起阵阵金浪。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农民的脸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荆门大地上徐徐展开。蓑衣斗笠间,农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从田野走向T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丰收走向更大的丰收。
来源:荆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