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近期,我们节选了《三坊七巷•墙头•门面》一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曲折婉转的智慧
与矩形的稳重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菱形以独有的灵动与活泼
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对称之美
在菱形上得到了完美演绎
郎官巷20号
四边等长,界限分明,对角线相互垂直,构成了一幅精巧的几何画卷。在这个由菱形构筑的思考领域里,每一个交叉点都是智慧的凝结,每一条边线都是信念的延伸和探索。
郎官巷20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菱形常被视为水的化身,其流动而无形,包容万物。因此,菱形也就象征着智慧与包容的力量。它不仅是对水的静态模仿,更是对水的动态属性的赞美,代表着思想的流动与知识的传播。
严复故居
在三坊七巷墀头图案中,菱形图案极为符合屋主的身份。郎官巷20号的主人曾是“西学泰斗”严复先生,其斜牌堵上,便有菱形图案。严复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和科学,菱形的蜿蜒如同他敏锐的思维,不容妥协地探寻知识的边界。
来源:家在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