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建华的短剧《搏忆》上线仅10小时就热度暴涨,相关片段播放量破亿,这位六年无戏可拍的顶流明星,终于通过短剧重回观众视野
霍建华的短剧《搏忆》上线仅10小时就热度暴涨,相关片段播放量破亿,这位六年无戏可拍的顶流明星,终于通过短剧重回观众视野
想想看,一个曾经靠《仙剑奇侠传3》和《花千骨》封神的男人,居然在家闲着这么久,要不是短剧拉他一把,估计还得继续“失业”
这事儿不光是他,74岁的刘晓庆早就拍起了什么“银发甜宠”短剧,5天搞定一部《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连杨颖这种女顶流都被曝要接拍《重生之我要夺回一切》
娱乐圈这是怎么了?
难道长剧真的没人看了吗?
其实霍建华的掉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2009年演徐长卿的时候,他还是无数人的“白月光”,2015年的白子画更让他火到天花板
但这家伙偏偏是个异类,不开社交账号,反感粉丝称呼,还坚持用书信和影迷沟通——这在现在快节奏的内娱里,简直像上个世纪的人
这种对流量的抗拒,让他在娱乐圈慢慢边缘化
2016年结婚后,他半隐退回家,粉丝流失、口碑下滑,再加上长剧市场变天,他的作品就开始哑火
2018年《如懿传》评价两极,2019年《筑梦奇缘》彻底扑街,之后六年几乎没男主戏可拍
林心如还调侃他“失业在家,好剧本太少,不愿将就”
反观同期演员,胡歌靠《繁花》拿奖拿到手软,阮经天凭《周处除三害》入围金马,周渝民也站稳实力派
霍建华卡在青春小生和中年戏骨之间,尴尬得就像穿错了鞋的脚,走哪儿都不舒服
直到短剧《搏忆》找上门
19分钟一集,总时长7.6小时,这玩意儿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拍的时候,霍建华在片场说过一句大实话:“不管是19分钟还是45分钟,能把角色演明白,让观众记得住,就是好剧”
这话听着朴素,却戳中了行业的核心——好戏不在长短,而在能不能打动人心
但短剧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很多人印象里就是粗制滥造、时间短、内容水,甜宠剧本满天飞,霸道总裁爱我之类的套路刷屏
霍建华加入后,网友们都炸锅了:这是自降身价吗?
其实不止他,舒畅这位童年女神,凭《孝庄秘史》和《宝莲灯》火遍全国,也因为长剧资源枯竭,转行直播带货七年,去年才靠短剧《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重新出圈
长短剧市场就像冰火两重天,一个冷得发抖,一个热得发烫
长剧现在评价分化严重,很多人一听就摇头:难看!
剧情剪得稀碎,支线乱七八糟,该讲的不拍,没用的拍一大堆
而且拍一部长剧动辄大半年,投资几千万到几个亿,风险太大
反观短剧,曾经活在影视圈鄙视链最底层,现在靠“工业化流水”野蛮生长:5秒一个小高潮,10秒一个反转,“重生复仇”“霸总甜宠”的套路精准掐住观众爽点
这种短平快的模式让平台快速变现,也给了失业明星机会
杨蓉靠《二十九》7亿播放量翻红,网友夸她“演技降维打击”;
王丽坤因前夫诈骗事件资源降级,靠《若熙传》里一句“这天下迟早是我吴若熙的”找回气场;
黄晓明出品的《一姐》上线24小时充值破千万;
周星驰的《金猪玉叶》首集播放超1500万
就连曾反对短剧的王晶,拍《亿万傻王子》时也坦言:“和80年代香港拍快节奏电影很像,每集都要勾住观众”
但短剧也有乱象
有些为了博眼球越来越离谱,比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里“女主生99个孩子”,男主王宇威直接说没看本就接了,经纪人说会大爆
还有些制作粗糙,台词靠配音、场景靠抠图,观众吐槽“尬到脚趾抠地”
这行当就像野马,跑得快但也容易脱缰
为什么明星纷纷下海?
根源在长剧市场受“40集上限”等因素影响,精品难产,观众因为快节奏生活追求看剧“性时比”,对长剧失去耐心
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节奏快,能精准掐住观众爽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使用率为59.7%,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01分钟,已经追平即时通讯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委员会副会长赵晖指出,当前微短剧行业,题材上轻喜剧、悬疑、情感类内容主流,产业生态上平台、制作方、品牌方跨界联动紧密,衍生出“微短剧+电商”“微短剧+文旅”等创新模式
这不只是娱乐,简直成了经济新引擎
但变化来得也快
就在短剧乱象初显时,广电“21条”新规来了,取消长剧“40集上限”,不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长剧终于能松口气
监管加强管控短剧市场,今年已有12部短剧因“低俗剧情”“拜金主义”下架,浙江广电要求短剧“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北京广电开通“备案绿色通道”,提前审核避免“拍完即下架”
明星们也开始调整方向,杨颖虽然接了短剧但也在找长剧的配角,想慢慢练演技;
杨蓉在《二十九》爆火后,接了一部现实题材长剧,演一个职场妈妈
她说不想只靠短剧吃饭,长剧才能磨演技;
就连潘长江也表示现在拍短剧也会挑剧本了,不再随便接“土味甜宠”
回头看看霍建华,他的《搏忆》成功不是偶然
对比国内案例,2024年春节档,“盗版霍建华”周越深在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开厂养猪,为幕后操盘手咪蒙创造单日充值超2000万的暴富神话
一年后,正版霍建华也杀进短剧赛道,这简直是命运的讽刺与轮回
行业变了,明星得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霍建华的故事提醒我们,娱乐圈没有永远的顶流,只有适者生存
短剧或许不是终点,但它是条新路,让那些被遗忘的面孔重新发光
说到底,明星拍短剧不是掉价,而是行业变了他们得先活下来
生活就是这样,逼着你转弯的时候,你别硬扛着直走
霍建华们的选择,或许正是这个快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我们作为观众,看的是戏,也是人生
信源资料
新华网:《从 “野蛮生长” 到 “精耕细作”—— 我国微短剧行业逐步转型》-2025年3月30日。
极目新闻:《霍建华向佐杀入短剧,黄晓明参与投资,短剧成明星新风口?》-2025年9月4日。
槽值小妹:《失业的内娱明星,正批量 “下海”》-2025年9月15日。
来源:小渔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