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视剧圈可算炸出个重磅消息——那个让观众等了八年,从《霍去病传奇》改名叫《风起大漠》的大制作终于过审了!要说现在打开电视,古装剧不是神仙谈恋爱就是悬疑破案,正经八百的历史剧都快绝种了。
最近电视剧圈可算炸出个重磅消息——那个让观众等了八年,从《霍去病传奇》改名叫《风起大漠》的大制作终于过审了!要说现在打开电视,古装剧不是神仙谈恋爱就是悬疑破案,正经八百的历史剧都快绝种了。
可这部戏一放出预告片,嚯!满屏都是金戈铁马的味道,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这部让老剧迷们望眼欲穿的活久见大剧,到底凭什么能让大家这么惦记?
还记得小时候追《康熙王朝》的日子吗?陈道明那句朕就是这样汉子的台词,到现在还能在B站刷到弹幕狂欢。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上全是披着历史皮的偶像剧,要么是《琅琊榜》那样的权谋爽文,要么是《唐朝诡事录》那样的奇幻探案。
《风起大漠》这回可是带着真家伙来的。
剧组直接把《史记》《汉书》当剧本底子,把霍去病这个23岁就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搬上荧屏。
预告片里张若昀骑着战马冲杀,身后是遮天蔽日的箭雨,这阵仗可比现在那些靠绿幕合成的战争场面带劲多了。
最绝的是,剧组为了还原汉代长安城,真金白银砸出来16万平米的实景拍摄基地,走在里头都能听见历史的回声。
要说现在观众为什么这么馋历史剧?还不是被那些五毛特效的古偶剧给整怕了。
去年某S+大制作,战场上两军对垒就跟小学生打群架似的,将领头盔上的红缨晃得比女主眼线还假。
反观《风起大漠》的预告片,战马扬起的沙尘能迷观众的眼,刀剑相撞的火星子好像要蹦出屏幕,这才是咱们想看的古代战争啊!
家国情怀不掺水 现在好多剧把家国大义当佐料撒,主角谈着恋爱顺便拯救苍生。
《风起大漠》可不跟你玩虚的,霍去病17岁上战场,24岁英年早逝,短短七年把匈奴打得听见汉字就腿软。
剧中既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也有皇室公主为保边疆安宁含泪和亲的揪心戏码。
预告片里有句台词特别戳人:我汉家儿郎的血,要流也该流在长城外!
这话搁现在听着,可比那些四海八荒只爱你的台词带劲多了。
朝堂戏比宫斗剧还刺激 别看霍去病在战场上威风,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可比打仗凶险百倍。
老戏骨黄维德演的汉武帝,看着是个明君,可帝王心术玩得那叫一个溜。
预告片里有个镜头:霍去病捷报传回,汉武帝激动得拍案而起,眼角却偷偷瞄着底下大臣们的反应。
这种细节处理,可比那些动不动就摔茶杯的宫斗戏高级多了。
打戏能当武打教学片 现在古装剧打戏全靠慢镜头和威亚,《风起大漠》直接给你整了个古代军事纪录片。
张若昀为了演霍去病,提前半年练马术,现在能在马上耍银枪转花手。
白宇演的匈奴王子也不是吃素的,射箭镜头全是实拍,拉弓时胳膊上的肌肉线条都在较劲。
最震撼的是万人冲锋的场面,群演都是正经骑兵队出身,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抖。
张若昀:从小范大人到少年将军 要说现在年轻演员里谁能扛历史正剧,张若昀绝对排得上号。
《庆余年》里插科打诨的小范大人,这次彻底脱胎换骨。
预告片里他满脸血污站在尸山血海中,眼神狠得像头狼,完全看不出当初那个京城纨绔的影子。
据说有场戏他三天没洗头,就为了演出塞外征战的沧桑感,这敬业程度够某些流量明星学三年。
白宇:反派专业户再升级 白宇这次演的匈奴王子伯力,绝对是他反派角色的巅峰之作。
别的剧里反派要么阴险狡诈要么油腻霸道,他偏不——草原上长大的野性全写在眼神里,跟霍去病对战时那种既想弄死对方又忍不住欣赏的复杂情绪,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有场对手戏,他跟张若昀在帐篷里对峙,明明坐着没动,愣是演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胡军: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硬汉专业户胡军往那一站,就是匈奴大单于本尊。
别的演员戴头套像顶个锅盖,他戴狼头帽愣是戴出了草原之王的霸气。
预告片里有句台词:汉人的城墙挡不住草原的风!配上他低音炮的嗓音,听得人后脖颈发凉。
剧组人都说,胡军往片场一坐,群演都不敢大声喘气。
毛晓彤:甜妹变身苦情公主 刚在《庆余年2》里萌翻观众的北齐大公主,这次彻底转型。
她演的蓁娥公主被迫和亲,大婚当天红妆十里,盖头下的眼泪把妆容都冲花了。
跟霍去病的地牢诀别戏,她咬着嘴唇把哭声憋在喉咙里,这场面谁看谁破防。
导演说这条戏拍完,现场工作人员集体鼓掌三分钟。
要说这部剧最大的争议,就是拖了整整九年才面世。
2016年备案时,张若昀还是《法医秦明》里那个逗比法医,现在都成古装剧扛把子了。
期间经历了改名、删减、审查各种波折,92集砍到75集,把好些宫斗戏份都砍没了。
不过塞翁失马,现在成片节奏紧凑得跟美剧似的,完全没有注水痕迹。
要说担心也不是没有。
历史剧最怕魔改,好在编剧是《雪豹》的导演张健,这位可是能把抗战剧拍出电影质感的狠人。
从目前曝光的片段看,霍去病没有被强行安排感情线,和蓁娥公主的互动更像是乱世中的相知相惜。
战争场面也没搞什么匈奴女将军爱上我的狗血戏码,踏踏实实照着史书拍。
还有个惊喜是服化道。
别看剧组有钱建长安城,在细节上反而更较真。
霍去病的铠甲参照汉代画像砖复原,重达30斤;匈奴人的皮甲全用真牛皮手工缝制,草原风沙一吹,那股子粗粝感扑面而来。
就连群众演员的鞋子都是麻绳编的,跑起来能扬起真尘土。
现在电视剧市场有个怪现象:投资越大,特效越多,观众反而越不买账。
《风起大漠》反其道而行,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没有流量明星天价片酬,没有网红滤镜磨皮,就连主题曲都请了国家级乐团现场录制。
这种笨办法反倒让人想起老版《三国演义》,当年也是实打实建了座影视城,现在都成旅游景点了。
要说挑战也不是没有。
年轻观众习惯了2倍速看剧,这种需要沉下心品的正剧能不能出圈?预告片里有个数据挺有意思:在短视频平台,霍去病单骑冲阵的15秒片段,三天播放量破亿。
看来大家对高质量历史剧不是没兴趣,而是被烂剧伤了心。
现在片方放出风声,说正片比预告还炸。
据说有场河西走廊大战,连续拍了28天,光是战马就累趴下三十多匹。
张若昀有场坠马戏,威亚突然失灵,他硬是护着女演员自己当肉垫,后背摔得青紫半个月没消。
这种玩命拍出来的戏,要是再被流量剧碾压,那可真没天理了。
眼下最热闹的要数各大影视论坛,老剧迷们都快把预告片盘包浆了。
有人逐帧分析服装细节,有人拿着《汉书》对照剧情,连历史博主都下场科普霍去病到底有多牛——17岁带八百骑兵端了匈奴老窝,22岁完成中国武将最高成就封狼居胥,这种开挂人生确实比虚构的大男主更带感。
不过也有清醒的观众提醒:别捧杀!九年时间影视审美变化太大,万一叙事节奏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习惯呢?但更多人觉得,好饭不怕晚,《大明王朝1566》刚播出时收视惨淡,现在不照样封神?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
最后说个暖心细节:剧组当年在宁夏拍戏,正好赶上张若昀生日。
当地牧民听说他们在拍霍去病,自发组织马队举着火把绕剧组跑了三圈,说是给现代霍将军庆生。
这种戏里戏外的情怀,可不是哪个剧组都能有的。
总之,《风起大漠》就像一坛尘封多年的老酒,现在终于要开封了。
是呛人还是醇香,咱们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它能把历史剧的尊严挣回来,让资本看到观众不只爱看仙侠恋爱,那就算成功了。
毕竟,谁不想在电视上看到真正的虽远必诛呢?
来源:史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