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铁塔”)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顺利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选举。会议选举韩方如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邱锡柱为副董事长。
9月17日,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铁塔”)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顺利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选举。会议选举韩方如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邱锡柱为副董事长。
9月初,东方铁塔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两次集中招标中成功中标,合计中标金额约1.37亿元。但这背后,东方铁塔的传统主业表现却并不如人意。
此番换届发生在公司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加上双主业发展的明显“偏科”、管理层显著的家族化特征,引发市场对这家老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
韩方如连续25年“掌舵”东方铁塔
东方铁塔的本次董事会换届人员变动并不大,新一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5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任期三年。
除了选举韩方如为董事长、邱锡柱为副董事长外,公司还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包括总经理韩真如,副总经理许娅南、王德全、杨金萍、王志华、邱言邦,以及董事会秘书何良军和财务总监周小凡。
相较于上一届董事会人员,敖巍巍和独立董事张世兴、权锡鉴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敖巍巍仍担任子公司其他职务。
同日,东方铁塔发布公告称,同意对公司现有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不再设立监事会。基于此,张波、王艳磊、王世杰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上述离任董事、监事均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据东方铁塔2024年年报数据,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报酬464.59万元,其中,董事长及非独立董事韩方如薪酬最高,为60.07万元。
换届调整后,公司管理层人选依旧保持稳定,尤其董事长韩方如、副董事长邱锡柱、总经理韩真如均自2001年便出任现职,三人在核心岗位的任职时间均已超过20年,见证了公司上市前后的全周期发展历程。
其中,韩方如与韩真如为姐妹关系,邱锡柱与韩真如为夫妻关系,核心岗位呈现明显的家族化运营特征。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使东方铁塔的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战略延续性,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及决策独立性的关注。
尤其在当下钢结构行业面临新能源转型、绿色建筑政策调整等挑战的情况下,东方铁塔在调整业务结构的同时,或也需要在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以应对政策变化与新的市场机遇。
对此,此次董事会换届也迎来了“新面孔”,职工代表董事汤宪东于2025年1月才开始担任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系首次进入董事会;新任副总经理王德全、王志华等也为近年新引入的外部人才。
双主业能否拯救“增收不增利”困局?
始建于1982年的东方铁塔,是一家股份制大型企业,总部位于胶州市,主营钢结构产品业务,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6年重组,由单一的钢结构制造企业转变为钢结构与钾肥产业并行的双主业上市公司。
8月28日,东方铁塔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8.51%;归母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增长79.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0亿元,同比增长77.95%。
其中,以钢结构、角钢塔、钢管塔等产品为主的制造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下降9.70%,传统主业增长乏力。
而以氯化钾为核心的化工板块,营收占比已达总营收的66.8%,同比增长20.8%,毛利率更是高达52.05%,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一边是钾肥业务的持续增长,一边是持续承压的传统业务,未来东方铁塔是否会发生业务重心偏移也引发市场关注。
毕竟,在这之前,东方铁塔已连续两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到了今年上半年,这种情况出现好转,而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便在于钾肥业务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9月2日,东方铁塔发布公告称,其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近期两次集中招标中成功中标,合计金额约为1.37亿元。
这无疑为东方铁塔的制造业板块注入了强心剂,只不过,1.37亿元的中标额对于东方铁塔整体营收版图而言,只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钢结构业务面临的增长困境。
钾肥业务虽增长迅速但盈利能力波动,钢结构业务虽稳定但增长乏力,摆在东方铁塔新一届董事会面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平衡双主业的发展。
来源:凤凰网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