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努力越穷?月薪1万到10万的关键,你绝对意想不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2:44 1

摘要:有人说是运气,可李佳琦一晚上的收入,普通人打工几辈子都赚不到。其实答案藏在两句话里:格局决定你能站多高,赚钱逻辑决定你能走多远。

编辑 |毛婷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差距,到底在哪儿?有人说是能力,可不少技术过硬的程序员干到35岁还在原地踏步;

有人说是运气,可李佳琦一晚上的收入,普通人打工几辈子都赚不到。其实答案藏在两句话里:格局决定你能站多高,赚钱逻辑决定你能走多远。

刘润说“钱的背后是格局”,这话一点不假。你的能力顶多是银行卡的后几位数字,格局才是前面的位数。

2025年字节跳动的处罚通报里有个扎心案例:十多个员工为了几千块私活接外访,结果丢了高薪工作,期权奖金全泡汤。他们缺的不是干活的能力,而是看得见长远的眼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反观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年少时拒绝陪练赚快钱的诱惑,埋头练球七年,后来成了世界第一,单场比赛奖金就有760万美元。郭德纲说“不怕能耐差,就怕眼睛穷”,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收入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但光有格局不够,还得懂赚钱的底层逻辑。就像爬楼梯,格局决定你能爬到顶楼,而逻辑是帮你往上走的台阶。这台阶分五层,每一层的赚钱方式天差地别。

最底层是靠体力换钱。工地上搬砖一天能赚几百,比刚毕业的小白领还多,但这种钱最没保障,机器能替代,年纪大了扛不动。

往上一层是靠技能吃饭,外卖小哥会用导航、厨师炒得一手好菜,都算技能。但技能再强也逃不过“多劳多得”,今天不干活,明天就没收入,这是70%的人被困住的层级。

再往上走,就得靠能力突破。有技能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的人一定有技能。就像10个外语满级的外企员工,最后能当主管的,必然多了团队管理、项目策划这些综合能力。

月入5千和5万的设计师,可能软件用得一样好,但后者懂客户需求、会对接资源,这就是能力的差距。

到了高层,拼的是模式。你会做煎饼是技能,比别人卖得多是能力,而搞加盟让别人帮你卖,自己躺着赚分成,这就是模式。

2024年有个餐饮老板,把自家火锅配方做成标准化酱料包,搞“中央厨房+加盟”模式,三年开了100多家店,收入翻了几十倍。模式就像赚钱的闭环,一旦转起来,不干活也能有进账。

最顶层是靠系统赚钱,模式是自己的小闭环,系统是把多个闭环连起来的大网络。就像蒋老师写专栏是模式,要是把写专栏的方法教给10个人,让他们复制模式做不同内容,再整合资源打包出售,这就成了系统。

李佳琦能一晚上赚上亿,靠的就是“选品+直播+供应链+售后”的庞大系统,单靠他一个人根本做不到。而从底层爬到顶层的关键,全藏在格局里。

必须要有的就是“利他”的心胸。职场博主Tess刚实习时,把难签的客户订单提成让给了前期铺垫的老员工。

没想到老员工后来倾囊相授经验,她创业时还介绍了上百万美元的客户。稻盛和夫说“利他是生财之道”,主动分蛋糕,反而能拿到更大的蛋糕。

其次要学会“不纠缠”。美国人史瑞乔开殡仪馆时,被对手买通接线员抢生意,他没去吵架,反而琢磨出自动电话交换机,最后靠发明大赚一笔。

人的精力有限,跟烂事纠缠,就没功夫找赚钱的机会。南非心理学家苏珊在贫民窟时,遇到刁难就看一眼待办清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最后保送哈佛,收入不菲。

从体力到系统,本质是把自己的价值不断放大,体力是“卖自己一次”,技能是“卖专业一次”,模式是“批量卖方法”,系统是“让一群人帮你卖”。

2025年有个程序员,把自己写的办公插件做成付费工具,又教别人做插件搞社群,从靠技能接活的中层,跳到了靠系统赚钱的顶层。

收入的本质是“格局加逻辑”。格局不够,再厉害的赚钱逻辑也走不远,就像守着技能却不愿分享的人,永远成不了管理者;

逻辑不通,再大的格局也落不了地,就像空有长远眼光,却连基础技能都没有的人,只能空想。

普通人想涨收入其实很简单:先打磨技能站稳脚跟,再培养能力往上走,同时打开格局,不贪小利、多帮别人、少缠烂事,慢慢摸索模式。

最后搭建系统。你每提升一层格局,每精进一级逻辑,收入自然会跟着往上跳。毕竟,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格局的变现,也是逻辑的回报。

来源:暮时史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