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摘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数字化不仅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动力,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数字化不仅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动力,而且赋予人类文明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21年就指出“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数字文明是指以数字化为典型特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支撑,以数字经济为基础,以数字法治为保障的文明。其正在也必将融入并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引擎。
数字文明融入并引领物质文明发展。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基石。数字文明拓宽了物质文明发展新空间,建构数字物质文明。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数字化时代,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等作为支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双向奔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和最大动力。
数字文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要充分吸取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文明推进新质生产力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无论是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还是新兴产业所代表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质,其真正的底色就是数字化。“数字”就如同人的血液渗透到人的各个器官一样,渗透到新质生产力各个要素而发挥巨大作用。
数字文明融入并引领政治文明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尺。数字文明打开了政治文明发展新领域,建构数字政治文明。
数字化民主丰富民主新形式。“数字化”拓展了民主新渠道。一方面,决策者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实现“网络问政”;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可以更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这种双向贯通不但真正走好了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而且在最大限度内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数字化法治拓展法治新途径。一方面,对于数字技术发展本身而言,需要积极推进算法法治化;另一方面,对于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所从事的一切行为,也必须法治化,推进数字法治化、法治数字化,以维护数字空间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治理提高治理新效能。在治理层面,“数字”不仅是“显微镜”,而且是“望远镜”。如果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治理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是必然选择。
数字文明融入并引领精神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数字文明开阔了精神文明发展新视野,建构数字精神文明。
数字化催生数字精神产品。数字精神产品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数字文明要求数字精神产品一定要遵循一个根本原则,即“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数字文明强化数字伦理建设。数字伦理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字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加强算法伦理建设,要求从事算法的科技人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推进数字诚信建设,让虚假数字无处遁形、真实数字造福于民。
数字文明内蕴“数字自觉”建设。数字时代催生了“信息茧房”“数字附庸”等问题。数字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让每一个网民始终保持其主体性、主动性、主导性,让“数字”始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成为一种社会自觉,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数字文明融入并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数字文明开拓了社会文明发展新疆域,建构数字社会文明。
数字文明内蕴社会更公正。一方面,在数字化条件下,程序化操作得出的结果不因人而异彰显其公正性。另一方面,数字文明要求反对一切形式的数字强权、数字霸道等倚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公道行为,积极推进数字共享、数字合作、数字共赢。
数字文明要求社会更开放。互联网的公开性,不但实现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们知悉信息的不对称性,更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数字文明内含社会更和谐。数字文明不仅有利于建立橄榄型社会、实现国富民丰,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和谐。
数字文明融入并引领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数字文明开辟了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径,建构数字生态文明。
数字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本身就彰显低碳化、绿色化、低能耗等特质,正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数字化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数字化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适时监测而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进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数字文明推进大幅降低能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在消费领域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总体上看,数字文明作为数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以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开放包容、透明公正、智能普惠为基本特质,不仅内蕴着新发展理念,而且彰显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分别在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优势,而且还将“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汇聚在一起,构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叠加效应,进而加速推进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展现其恢宏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