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只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西方世界看清了那段被掩盖的历史,却鲜少有人知道,为了写出这本书,张纯如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你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一个满嘴谎言的国家!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致敬张纯如先生!我们不会忘记先生的壮举!
很多人只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西方世界看清了那段被掩盖的历史,却鲜少有人知道,为了写出这本书,张纯如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她那时才二十多岁,本该是享受青春的年纪,却一头扎进了充满血泪的史料里——在南京的档案馆,她对着幸存者的口述录音哭到失声。
在东京的资料库,她翻到日军士兵写下的暴行日记,手都在发抖。可她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她知道,要是连她都停下了,那些被杀害的30万同胞,可能真的会被世界彻底遗忘。
有人说她太“轴”,明明可以选择更轻松的写作题材,却偏要去触碰日本右翼最不愿面对的伤疤。
可只有张纯如自己清楚,她不是在“挑事”,而是在“还债”——对那些没能等到道歉的受害者,对那段不该被模糊的历史。
她曾在一次演讲里说,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要把我们的遭遇写出来,让后人知道”,这句话成了她坚持下去的执念。
哪怕后来收到日本右翼的威胁信,哪怕长期的精神压力让她患上抑郁症,她也没让笔下的文字有半分妥协。
九一八这个日子,本就是提醒我们“勿忘国耻”的警钟,而纪念张纯如,更是让这声警钟敲得更响。
现在还有人在网上说“南京大屠杀是夸张的”,还有人觉得“过去的事该翻篇了”。
可这些人忘了,张纯如当年拼尽全力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在告诉我们:忘记历史不是宽容,而是对罪恶的纵容。
我们今天记得她,不只是记得一个名字,更是记得她守护真相的勇气——这种勇气,该由我们每一代人接过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鲸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