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擦亮“最佳旅游乡村”金名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09:56 1

摘要:“以前游客来了,想留住很难,在里面转个十分钟就出来了,但现在来了可看的、可体验的就多了。像今天来的这批研学的学生,看花鼓小锣、推独轮车、体能拓展......玩上半天都不愿意走呢。”4月17日,凤阳县小岗村发源地旧址——“当年农家”迎来了该县圜丘路小学的研学师生

“以前游客来了,想留住很难,在里面转个十分钟就出来了,但现在来了可看的、可体验的就多了。像今天来的这批研学的学生,看花鼓小锣、推独轮车、体能拓展......玩上半天都不愿意走呢。”4月17日,凤阳县小岗村发源地旧址——“当年农家”迎来了该县圜丘路小学的研学师生们,景区工作人员邓贤淑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感慨着。

的确,如今的凤阳县以“明中都”“改革源地”为关键词,推出明遗址研学、小岗村红色旅游等线路,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去年11月,小岗村更是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到“最佳旅游乡村”,小岗村的美丽蝶变是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正向世界讲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接棒创新 “当年农家”有颜更有料

过去,说到小岗村,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是1978年,18位农民以非凡勇气摁下红手印实施的“大包干”,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近年来,小岗村深入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在保护乡村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成为游客重温往昔岁月、体验别样乡愁的重要目的地。

小岗村的“大包干”发源地旧址——“当年农家”,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因复建40多年前按下红手印的场景而得名。目前,“当年农家”景区占地面积161亩,主要包括农家院落、农趣体验园、当年小岗24户场景再现、茅草房体验式民宿4个部分。通过茅草房建筑群落和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我刚才在农趣体验园看到了很多以往的算盘,还有很长的秤杆,跟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看的一样,感觉既熟悉又有趣。”前来研学的圜丘路小学学生韩冬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研学体会,直言通过老师的讲解、现场的参观,让他对自己的家乡又多了一份认识。

“当年农家”与小岗村新居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大包干纪念馆到“当年人家”,小岗村始终坚持保护乡村生态,保留乡愁记忆,既为村容村貌塑“形”,更为乡村旅游发展铸“魂”。

“绿色生态与‘美丽乡愁’是小岗村入选‘最佳旅游乡村’的底气。”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强说,“小岗村的‘大包干’举动闻名全国,形成了特有的品牌影响力。我们要将这些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小岗村旅游必将在新时代焕发灿烂光彩。”

文化赋能 非遗与旅游“双向奔赴”

行至凤阳城西北隅,一截残存的城墙和城门展现在眼前:历经岁月的侵蚀,斑驳的砖缝尽显沧桑;古老的城门楼,仿佛让我们看到600多年前的车水马龙。这便是近年来火出“朋友圈”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据介绍,明中都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自己家乡悉心营建的明代第一座都城。这座都城被国内古建筑学界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豪华侈丽的都城之一,其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王城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为明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营建提供了蓝本和实践经验。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近年来,凤阳依托明文化,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通过加快明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和展示、外金水桥和承天门展示等项目实施,推进明中都文化旅游中心、非遗中心、皇城根公园、如意河水环境治理(洪武门)等项目建设,创建明皇陵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中国最美都城中轴线。

在此基础上,凤阳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将凤阳花鼓、木榨油等10余个非遗项目、传统技艺引进景区,搭建非遗直播基地,打造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区,推动非遗与旅游“双向奔赴”,让乡村历史文化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融合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小岗村产业园,安徽小岗新锣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基地一派繁忙,几栋大楼和厂房正拔地而起,工人们加紧施工,确保项目今年10月正式生产。

据公司董事长刘甲浩介绍,该项目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投资5.6亿元。项目占地225亩,集生猪屠宰、分割、加工、储藏及肉制品加工于一体,拥有目前省内单体最大的屠宰能力和冷库库容,投产后年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可达200万头,年产值30亿元以上,带动1000多人就业。

“这个项目是在2023年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上签约的,是凤阳县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过去小岗村农业以种植业及农作物加工为主,新锣食品的建成投产将弥补养殖业不足,加粗、延长养殖业产业链,促进当地生猪养殖及冷链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

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在深化改革的道路阔步前进。

坐落于小韩庄的小岗村宿是小岗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岗村宿沿袭江淮民居建筑风格,围绕特色民宿、乡村美食、非遗文化、教育培训及亲子游乐等五大主题,集聚安徽特色和沿淮风情。村宿内有民宿院落10栋,客房59间、共98个床位,配备小岗大礼堂、特色小吃街、咖啡屋、茶室、台球室、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是皖北地区最大的乡村民宿群。

“运营近一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为小岗村新的热门打卡点,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经常会有团队来参观、团建。”小岗村宿负责人韩正亮说,当下,小岗正在创建5A级景区,小岗村宿正好填补了硬件短板,与小岗村现有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形成发展合力。

产业融合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强劲活力,2024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14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0元。小岗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来源:安青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