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骗局来了!不需要转账、也不用输密码,骗子就能轻松转走你的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09:48 1

摘要:在当今这个看似科技便利的时代,诈骗手段也在不断 “进化”,其狡猾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如今,诈骗已悄然演变到一种无需转账操作、无需知晓密码,就能让你的钱财瞬间消失的恐怖境地。也许就在某个毫无防备的瞬间,你便已踏入骗子精心设下的陷阱,成为他们的 “盘中餐”。而这样

在当今这个看似科技便利的时代,诈骗手段也在不断 “进化”,其狡猾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如今,诈骗已悄然演变到一种无需转账操作、无需知晓密码,就能让你的钱财瞬间消失的恐怖境地。也许就在某个毫无防备的瞬间,你便已踏入骗子精心设下的陷阱,成为他们的 “盘中餐”。而这样令人揪心的真实案例,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时刻敲响着安全警钟。

“屏幕共享” 背后的惊天骗局

有位年仅 14 岁的初中生,想着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自己的聊天账号,换点零花钱。至于这账号究竟是什么类型,价值几何,我们暂且不表。他刚发布出售信息不久,便收到了一条买家有意购买的留言。双方很快取得了联系,殊不知,这位涉世未深的少年,即将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骗旋涡。

买家提出要进行线下交易,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和平台客服沟通确认。就在这时,买家开始施展骗术,伪装成平台客服,给初中生发送了一个二维码,声称扫码后就能与客服对话,进一步推进交易流程。所谓的 “客服” 以保障 “资金安全” 为由,要求初中生下载他们指定的一款云会议软件,并在软件中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涉事的初中生哪能想到这背后暗藏玄机,稀里糊涂地就照做了。

谁能料到,这个看似平常的操作,竟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客服” 通过各种手段,堂而皇之地查看并操控了初中生母亲的支付宝账户。在短短时间内,账户中的 30184 元人民币便不翼而飞。整个过程中,初中生只是按要求下载了软件、共享了屏幕,没有进行任何转账操作,也未曾透露过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可钱财却就这样离奇地被转走了,这与我们以往认知中需要验证码、银行卡账号等繁琐步骤的诈骗方式截然不同,新型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可见一斑,实在让人防不胜防。而此类案件并非个例,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人因类似的屏幕共享骗局遭受了财产损失,一个个家庭陷入困境。

Face Time 通话中的诈骗陷阱

苹果手机的 Face Time 视频通话功能,本是方便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贴心设计,却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新工具。Face Time 有个特点,使用者可以自行修改名称,这一功能竟被诈骗分子利用,成为迷惑受害者的 “烟雾弹”。他们常常将名字改成看似权威的机构或客服中心,比如 “XX 银行客服中心”“XX 平台官方客服” 等,给人一种这就是官方正规渠道的错觉。

今年 5 月 15 日,湖南衡阳县的黄女士就不幸中招。黄女士经营着一家店铺,那天上午,她的苹果手机突然收到一个 Face Time 视频通话请求。接通后,对方开门见山地称,黄女士在某热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直播会员,现在需要关闭,否则每个月将自动扣除 800 元费用。黄女士听后,心里一惊,赶紧去短视频平台核实。一番查看后,她发现自己的会员状态早已关闭,便没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

可没过多久,对方又打来电话,言辞更加急切,再次强调后台显示黄女士的会员并未关闭,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产生高额扣费。在对方的反复 “提醒” 下,黄女士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开启了手机的屏幕共享功能。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黄女士如同被 “催眠” 一般,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钱全部转到银行卡,接着又解绑银行卡。对方甚至 “贴心” 地对黄女士说:“阿姨,您先去忙生意,我们今天就算加班,也一定会帮您把会员取消掉。” 这话听起来,仿佛对方真是在全心全意地为黄女士解决问题,殊不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就在黄女士忙碌生意的过程中,她的手机突然不断收到短信提醒,显示银行卡余额正在持续减少。黄女士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慌乱之中,她赶忙向隔壁店主求助,随后选择了报警。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她银行卡里的一万四千元已被骗子分批转走,整个过程中,没有经过黄女士的任何授权,甚至连验证码都未曾向她索要。黄女士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积蓄瞬间消失,内心的痛苦和懊悔可想而知。

揭秘诈骗分子的作案流程

这些诈骗分子究竟是如何得逞的呢?其实,在与受害者取得联系前,他们往往已经通过各种非法渠道,对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分析。一旦锁定目标,他们便会给自己编造一个看似合理的身份,通过电话、聊天软件等方式与受害者搭上线。紧接着,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各种看似正当的理由,诱导受害者打开或下载特定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而且,他们让受害者下载的软件,大多能在正规手机应用商店中搜到,这一手段极具迷惑性,大大降低了受害者的警惕心。

当受害者按照要求开启屏幕共享的那一刻,就如同将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了骗子面前。在共享屏幕的状态下,骗子能够清晰地看到受害者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支付密码、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关键内容。这些信息如同 “金钥匙”,骗子一旦获取,便会迅速对受害者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发起攻击,实施转账、消费等非法操作,将受害者的钱财席卷一空。整个作案过程,骗子利用人们对科技功能的不熟悉和防范意识的薄弱,巧妙布局,只需一个小小的屏幕共享操作,就能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诈骗,其手段之高明、危害之巨大,令人咋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当遇到陌生的电话、短信或链接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多留个心眼。尤其是当有陌生人要求进行屏幕共享时,一定要坚决果断地拒绝,绝不能让骗子有可乘之机。请记住,正规的平台和机构,绝不会通过屏幕共享这种方式来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

来源:SQTV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