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发后,主办方虽声称该环节为“选手自主才艺展示”,并表示“已提前报备”,但依然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与批评。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处理,要求涉事人员道歉,事件仍在调查中。
近日,安徽合肥某纹身展览会上发生的一幕引发广泛关注。
网络流传视频中,一名身着黑色纱衣的女性参展者走向评委席,并做出不雅动作,现场一度哗然。
事发后,主办方虽声称该环节为“选手自主才艺展示”,并表示“已提前报备”,但依然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与批评。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处理,要求涉事人员道歉,事件仍在调查中。
该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震动,不仅因为其现场表现失范,更因为它触及了公共活动与艺术展示的道德边界。
纹身作为一种个人选择与文化表达,本身并无原罪。许多人是因纪念、审美或信仰而纹身,这本可被理解为一种身体艺术。
但当展示方式趋于低俗、甚至带有公开性暗示时,便已逾越了艺术表达的底线,极易对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误导。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活动,无论是否通过报备,都不应成为低俗内容的“护身符”。
主办方负有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正向表达的责任,而非事后推诿。
所谓“没想到”“是选手个人行为”等说法,恰恰反映出部分活动组织在内容审核与现场管理上的缺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类事件在短视频时代极易扩散传播,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年轻人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容易模仿所见所闻,形成“吸引关注就要博出位”的错误认知。因此,无论是活动主办方、内容平台还是社会各方,都应共同筑牢风清气正的传播环境。
我们呼吁各类展会及文化活动坚守初心:艺术可以多元,但不能低俗;表达可以自由,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尤其面向公众的活动,更应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正如我们在很多真正具有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活动中所看到的:真正的“酷”,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自信得体;真正的“个性”,不是挑战底线,而是坚持热爱、尊重他人。
愿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清朗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学会辨别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也请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下一代营造更多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家园。
如果你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赞同我们应该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请点赞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关注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来源:杨子观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