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餐饮圈这几天的热闹事,绕不开西贝的“态度大转弯”。前阵子还和罗永浩为预制菜争得面红耳赤,创始人贾国龙放话要起诉,转头就认了错,还说要跟着胖东来学做事。这波反转,让不少人摸不透,西贝是来真的,还是走个过场?
餐饮圈这几天的热闹事,绕不开西贝的“态度大转弯”。前阵子还和罗永浩为预制菜争得面红耳赤,创始人贾国龙放话要起诉,转头就认了错,还说要跟着胖东来学做事。这波反转,让不少人摸不透,西贝是来真的,还是走个过场?
事情得从罗永浩的一次吐槽说起。9月10日,他没绕弯子,直接点出西贝的问题:“说是现做西北菜,端上桌的不少是预制的,价格还不低。”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思,大家愿意为西贝买单,多半是信了“现做”的招牌,觉得新鲜、值当。
刚开始,西贝压根没服软。贾国龙一口否认,说要起诉罗永浩讨说法,还开了后厨直播想证明清白。可这直播反倒露了馅,有网友盯着屏幕算保质期:鸡翅能放9个月,牛肉酱存9个月,连西兰花都能搁两年。“现做”的说法不攻自破,评论区里全是“被骗了”的声音,西贝全国门店一天就少赚了上百万。
眼看生意扛不住,贾国龙的态度很快软了。9月14日,他在行业群里的聊天记录被传开,直言自己之前的应对方式不对,还说“做餐饮的,得顺着顾客的心思来”,最后干脆放话:西贝要“亮明底牌”,好好学胖东来。
但网友们并不买账。有人说“早干嘛去了,现在才认错”,更多人直接泼冷水:“胖东来哪是学个皮毛就行的?”
要知道,胖东来能让大家认可,靠的不是喊口号。人家敢把食材进价、赚了多少摆上台面,给员工开的底薪比同行高不少,还有长假,连退换货都几乎没门槛。这些实在事,不是随便学得来的。
西贝想学胖东来,难就难在“落地”。它在全国有370多家店,摊子铺得大,管理起来本就复杂,而胖东来的精细劲儿,得从老板到员工彻底换思路。
更别说西贝这几年的槽点不少,有人嫌菜量小,有人觉得定价高,这次要是只做表面功夫,比如改改宣传语、摆摆样子,只会更让人反感。
不过,贾国龙愿意低头,也算迈出了第一步。但消费者要的不是一句“我错了”,是真真切切的改变。
要是西贝能像胖东来那样,把“透明”“实在”融进日常运营里,比如明说哪些是预制菜、哪些是现做,把价格和成本算明白,或许还有机会让大家重新接受。可要是拿“学胖东来”当幌子,下次再想赢回信任,可就难了。
现在大家都在盯着西贝的动作。是真整改还是玩套路,不用等太久,菜价、菜品、服务的变化,自会给出答案。
来源:客官您又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