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初,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出台《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性分配方式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旨在进一步鼓励基层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打造更多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志性成果。
日前,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公布
首批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地区名单
全省17个县(市、区)获财政专项激励
钱塘成功入榜
将获80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今年初,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出台《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性分配方式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旨在进一步鼓励基层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打造更多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志性成果。
钱塘如何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这笔“真金白银”的补助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作为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核心板块,钱塘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丰沃土壤。在顶层设计方面,钱塘早已下好“先手棋”,出台《技能型社会建设先行区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钱塘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专项行动,以全省试点“钱塘技工”为牵引,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拓展技能型社会,率先打造全市唯一的技能小镇,并在4个村社、18家企业开展技能型基本单元,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技能提升网络。
“白天是车间技术员,晚上变身实训课堂学员”已成为钱塘产业工人的新常态。近年来,钱塘联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多个公共实训基地,聘请区内高技能人才担任导师,开设涵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14个工种的“钱潮技能课堂”。截至目前,已有376名产业工人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培训模式实现技能跃升。
此外,钱塘持续开展的“蓝领成才计划”等活动让技术工人在“厂门口上大学”“家门口学技能”,助力区内技术工人实现学历与技术的双重提升,为他们铺就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道路。
技能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钱塘作为杭州市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先行试点区,创新构建了“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良性闭环体系,分“工种”和“企业”建立两类技能人才薪酬分配“观察站”。“以‘工种观察站’为例,我们从广度上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市场供需,着力培养市场紧缺工种的技能人才,实现提技带动提薪。”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同时,钱塘持续推出“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金融产品,差异化满足了技能人才金融服务需求。
安居才能乐业。面对30余万产业工人的生活需求,钱塘精心打造“安居乐业,实干兴业”公共服务样板,通过提升、减负、安居、数智四大行动,让每一位技术工人都能感受到“此处安心是吾乡”的城市温度,吸引越来越多技能人才在此扎根。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钱塘正全力构建“515”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此次获得的专项激励资金,将重点投向产才融合技能培育体系、“增技增效增收”技能创富体系和“以技立业”技能生态体系三大领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能支撑。
截至目前,钱塘已有技能人才16.88万人、高技能人才6.06万人、技能型企业68家;预计到2027年将新增技能人才3万人、高技能人才1.8万人,建设技能型村社30个、技能型企业100家。
接下来,钱塘将进一步深化技能型社会建设,持续优化产才融合的技能培育体系、“增技、增效、增收”的技能创富体系、“以技立业”的技能生态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力。
来源:钱塘新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