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米”到全产业链!闵行这场丰收节活动,藏着乡村振兴的N种打开方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8:32 1

摘要:金风送爽,稻穗飘香。9月21日下午,“振兴乡村 闵行农好”2025年闵行区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作为“春申美好生活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丰收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丰收盛景,共庆五谷丰登、传承农耕文化、展示农业新貌、绘就振兴蓝图,在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

金风送爽,稻穗飘香。9月21日下午,“振兴乡村 闵行农好”2025年闵行区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作为“春申美好生活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丰收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丰收盛景,共庆五谷丰登、传承农耕文化、展示农业新貌、绘就振兴蓝图,在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为农产品产销对接、城乡消费提振、乡村活力激发注入新动能。

三产融合实现“一粒米”的价值跃升

在“一粒米的故事”展区,闵行大米成为“主角”。现场不仅展出了市农科院基因中心培育的节水抗旱稻,还有本地合作社带来的新米及米糕、桶蒸糕等传统米制食品。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再到美食体验,一条覆盖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一粒米”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了价值提升,也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闵行农业的“好味道”。

科技赋能,让农业“颜值”与“实力”并存。优质稻种、香甜米糕、完整产业链,无一不体现出闵行农业“吃得香、品质优、附加值高”的新面貌。

智能装备与创新产品齐亮相

丰收节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科技感”。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田间精准作业,植物表型研究传感器、水稻AI数字智能化绿色防控设备等智慧农业装备吸引众多目光。市农科院基因中心推出的多彩生菜沙拉、多酚鸡蛋,以及八月香米浆、交大葡萄酒等科技农产品,让“科技兴农”从理念走向舌尖,变成可品尝的真实体验。

现代农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智能农机、优质农品直观展现了科技为农业带来的高效与变革,也让市民感受到闵行农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农耕文化与现代潮流碰撞

国风市集成为本届丰收节一大亮点。非遗手作、文创产品与古风服饰相映成趣,浦江沪谚方糕、汇东村套板葫芦、七宝非遗酿造酱油、马桥豆腐干、颛桥竹编等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融合,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各街镇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将农趣、农味、农情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推动闵行农耕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播更广、影响更深。

乡村振兴有了“智囊团”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本届丰收节不仅是欢庆的舞台,更是招才引智的平台。“农业储备人才汇聚计划”现场发布,中国农业银行闵行支行带来多项惠农金融政策,革新村第一书记毅辉分享“点状供地”实践经验,市农科院驻闵行博士工作站公布了2025年重点农业项目。

从基层实践到科研支持,从政策红利到项目落地,闵行正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与智力基础,让更多“新农人”“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点亮闵行乡村的璀璨未来。

农文旅融合与助农直播并进

青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丰收节上,由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组建的“乡村振兴青年推荐官”团队精心推出8条“农文旅融合线路”,手绘地图引导市民畅游乡村、体验农趣。助农直播区内,新农人、青年代表与美食达人共同推介本地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闵行优质农货走进更多家庭。青春与创意,正不断为闵行乡村注入活力与希望。

闵行区的丰收,不仅是五谷丰登的喜悦,更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人才汇聚、青年建功的全面体现。区农业农村委表示,将继续以“守正创新”之志、“务实笃行”之风,深耕“三农”事业,为闵行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持续贡献“三农”力量。

栏目编辑:顾莹颖 图片来源:闵行区农委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