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还是再续前缘?特朗普反攻倒算阿富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17:33 1

摘要:9月20日,特朗普总统公开威胁说,如果阿富汗不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还”美国,将有坏事发生。于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座苏军和美军共同建设出来的军事堡垒,继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胜利大逃亡之后,再次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9月20日,特朗普总统公开威胁说,如果阿富汗不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还”美国,将有坏事发生。于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座苏军和美军共同建设出来的军事堡垒,继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胜利大逃亡之后,再次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特朗普总统擅长“无中生有”的讨论他国利益的归属权,因此,很多国际吃瓜群众在他提出要重新控制巴格拉姆军事基地时,只是认为他又在搞极限施压以求达到讹诈目的那一套,但是拉长时间线,却可以发现,他的这一要求,真的很有可能是在延续首个任期时的对阿政策。因此,纵观俄罗斯网络上,对此事的讨论,就可以发现,有三个观点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个,特朗普总统希望借机踩着民主党巩固其“强人”形象。特朗普总统上任之后,一直在系统性地抹去民主党在各方面的遗产。因此,对于特朗普而言,外交政策也已成为其国内身份政治与党派斗争的延续。

所以,他要求买下的格陵兰岛,是民主党杜鲁门政府1945年归还给丹麦的;他要求拿下的巴拿马运河,是民主党卡特政府于1979年移交给巴拿马政府的;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初步协议,虽然是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与塔利班达成的,但美军从阿富汗胜利大逃亡,却是发生在拜登执政期间,如果他继续执政,巴格拉姆军事基地现在还真有可能是控制在美军手中。也就是说,他给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巴格拉姆基地,都贴了一个民主党“软弱”的标签。

美军若真的能够重返巴格拉姆,那就是戏剧性地逆转了拜登政府的撤军决定,塑造出一个“强有力收回失地”的叙事,从而彻底否定拜登团队的决策。因此,特朗普总统此举,绝对不是全然基于地缘战略的冷静评估,但却绝对是一场服务于国内选情、旨在巩固“强人”形象的精彩表演,其象征意义的影响,应当是非常深远的。

第二个,巴格拉姆基的情报侦察意义非常重大。巴格拉姆基地的真正价值,在于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作为监视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天然枢纽,它堪称情报收集、区域侦察的“黄金眼”。美国若能在此立足,便可密切监控该地区周边各大国的战略动向,特别是牵制各东方大国在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与战略延伸。

因此,美军希望重返巴格拉姆,意在掌控该地区的战略命脉,力求获得战略上的先机,而非再次发动战争。也就是说,美军重返巴格拉姆基地之后,会将之变成一个投射影响力、进行战略威慑的前沿哨所,其核心是情报与监控,而非攻城略地。

第三个,美军确实有可能重返巴格拉姆。特朗普总统的这一设想,虽看似荒诞,却存在基于现实利益交换达成的可能性,并非纯属空谈。毕竟,现在的塔利班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困境,极度渴望获得国际承认、解除制裁并解冻海外资产。允许美国有限重返,以换取巨额经济补偿和国际关系正常化,对塔利班而言是一笔值得考虑的交易。

同时,将美军约束在特定基地内,而非在全国自由行动,既可满足美方需求,又能维护塔利班“驱逐外国占领军”的对内叙事,甚至,还有可能将之作为未来要挟白宫的人质筹码。这种各取所需的“交易艺术”,为看似不可能的“再续前缘”,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谈判路径。而现在阿富汗各方坚决拒绝的表态,也真的有可能是极限施压套路对白宫的反噬。

总之,美国重返巴格拉姆的构想,既非纯粹的“无中生有”,也非简单的“再续前缘”。它是一场国内政治清算与国际战略算计的奇特混合体。其驱动力量更多源于美国内部的政治撕裂与领导人的个人风格,但同时也敏锐地折射出大国竞争时代下,阿富汗作为“亚洲十字路口”的战略价值被重新激活的现实。无论最终能否实现,这一动向本身已暴露出美国战略焦虑症候群:它急于寻找支点来维持全球掌控力,却可能再次陷入与地区复杂性的艰难博弈之中。

来源:郭宣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