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役长达60余年、经历战火与争议的印度空军“功勋老兵”米格-21战斗机,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据印度亚洲新闻社(ANI)与新德里电视台(NDTV)于2025年9月20日报道,印度空军将于9月19日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举行隆重告别仪式,由第23中队(“黑豹”中队)
正文:
服役长达60余年、经历战火与争议的印度空军“功勋老兵”米格-21战斗机,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据印度亚洲新闻社(ANI)与新德里电视台(NDTV)于2025年9月20日报道,印度空军将于9月19日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举行隆重告别仪式,由第23中队(“黑豹”中队)驾驶最后一批米格-21Bison战机完成最后一次飞行,标志着这款被称为“飞行棺材”的传奇战机正式谢幕。
印度空军米格-21战斗机,资料图 图源:印媒
【
米格-21于1963年首次加入印度空军,是印度引进的第一款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曾被视为印度空军现代化的象征。它参与了1965年与1971年的印巴战争,以及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屡立战功。然而,辉煌背后是触目惊心的安全记录:印度空军历史上共拥有874架米格-21,坠毁数量接近500架,发生事故超过400起,造成200多名飞行员丧生,被媒体和飞行员戏称为“寡妇制造者”与“飞行棺材”。
【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官方数据显示,1966年至2012年间坠毁的482架米格-21中,绝大多数为印度本土生产或维护的机型。有退役飞行员直言:“我们的米格-21不是坠毁的,是被我们‘维修’坠毁的。”这一说法折射出印度军工体系在维护、升级与质量控制方面的长期短板。
【
尽管印度空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计划淘汰米格-21,但因国产“光辉”战机研发迟缓、外购战机进程曲折,不得不一次次延长其服役期限。从2019年“再等等”,到2021年“再飞两年”,直至2023年11月才正式启动退役程序,最终确定于2025年9月19日完成历史使命。
*
然而,米格-21的退役并未解决印度空军的深层困境。目前,印度空军实际仅维持约30个飞行中队,远低于其规划的42.5个中队目标,面临“两线威胁”(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压力日益加剧。而用于替代的国产“光辉”战机,虽已服役多年,但发动机、雷达、航电系统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被批为“国际拼装机”;引进的36架法国“阵风”战机虽性能先进,但数量有限,难以填补战力空缺。
【
更严峻的是,印度空军现役机队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形成“多国拼盘”格局,导致后勤保障复杂、维护成本高昂。有机械师调侃:“我们修一架飞机,要懂五国语言。”
【
米格-21的退役,不仅是告别一款战机,更是对印度军工自主化道路的深刻反思。未来,印度计划推进“光辉”Mk-2、“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与“五代半”战机研发,但技术积累与系统整合能力仍面临巨大挑战。
【
这场迟来的告别,既是对152名殉职飞行员的悼念,也是对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真正的现代化转型,才刚刚开始。
【读者讨论】
- @军迷老张:终于退役了!这飞机在印度简直是“人肉导弹”,飞行员太不容易了。
- @理性派:不能全怪飞机,维护、训练、管理体系的问题更大。
- @国产崛起:印度的教训提醒我们:核心技术必须自主,不能靠“拼装”。
- @南亚观察员:中印新型战机对比明显,印度还在挣扎,我们已在六代机预研。
- @机械师小王:看到“维修坠毁”这句话破防了,我们一线人员最懂这种无奈。
- @和平守护者:希望以后的战机,少一些悲剧,多一些安全。
- @战略思考者: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印度能否抓住机会?
- @吃瓜群众:建议告别仪式直播,让全世界看看这架“飞行棺材”的最后一飞。
---
编者后记】
米格-21的坠落,不只是机械的失败,更是制度与能力的试金石。
它的退役,不是终点,而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也映射未来。
愿每一架起飞的战机,都能平安归来。
关于这架充满争议的战机,你的观点是什么?评论区等你。
【本文综合来源】:
1. ANI & NDTV(2025年9月20日):《IAF to retire MiG-21 on September 19》
2. 印度国防部事故统计与议会质询文件
3. The Hindu、Indian Express:米格-21事故与维护问题系列报道
4. 印度时报、经济时报:退役进程与空军战力分析
5. IDSA(国防研究分析所)报告:印度空军现代化挑战
6. DRDO与HAL公开资料:国产战机发展计划
【编辑:青芒记事
【审核】:青芒记事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1日
来源:聪明的蜻蜓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