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的最大考验,不是语言,不是文化,而是“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4:20 1

摘要:当YOLO(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的西方消费观,遇上越南家庭为未来储蓄的传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0岁的越南姑娘明书(Minh Thư)与32岁的英国丈夫詹姆斯(James)的新婚生活,正因为巨大的金钱观差异而亮起红灯。

当YOLO(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的西方消费观,遇上越南家庭为未来储蓄的传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0岁的越南姑娘明书(Minh Thư)与32岁的英国丈夫詹姆斯(James)的新婚生活,正因为巨大的金钱观差异而亮起红灯。

月入8200万越南盾(约合2.4万元人民币)的詹姆斯坚持活在当下,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旅行享受,而明书则精打细算,担忧着双方父母的养老和家庭的未来。这种分歧在外婆需要大笔手术费时彻底爆发——詹姆斯认为应该把钱留着过圣诞,而明书却想从家庭基金中拿出部分尽孝心。

这并非个例。随着越南国际婚姻数量在短短三年内从2000例猛增至19000例,增长近10倍,类似的文化冲突正在无数家庭中上演。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alker Research的调查,跨国夫妻每年因金钱问题争吵高达72次,比本国夫妻高出近1.5倍。《美国家庭问题杂志》的研究更指出,跨国婚姻的冲突平均分比本地夫妻高出31%,其中财务问题是最主要的导火索。

在胡志明市工作的英国财务顾问威廉·格雷(William Gray)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东方家庭强调代际责任,而西方个人主义注重独立自主。"越南人相信'男人建房,女人筑巢',妻子自然掌管财务;但西方丈夫却觉得交出工资卡等于失去自由。"这种差异在赡养父母上尤为明显——越南子女认为供养老人是天经地义,而西方人则习惯各自负责。

2025年8月,理查德·彼得和妻子带着女儿在胡志明市外出

然而,总有智慧夫妻能找到平衡点。42岁的英国人理查德·彼得(Richard Peter)与居住在越南胡志明市妻子红云(Hồng Vân)的经历就是明证。婚前习惯"月光"的理查德,婚后对妻子记账节俭的生活方式深感不适。但随着春节送礼、家族宴请等开支接踵而至,特别是孩子出生后,他逐渐理解了妻子的苦心。如今,他主动上交工资卡,夫妻共用账户,重大开支共同商量。结果令人惊喜:两年后他们竟攒够了买房首付!"让妻子掌钥让我的家庭五年多来和睦幸福,"理查德感慨道。

越南新闻与传播学院范玉忠(Phạm Ngọc Trung)副教授指出,跨国婚姻要幸福,关键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找到文化融合的平衡点。开诚布公地讨论金钱、明确双方亲属的财务参与度、尊重彼此的角色分工,这些都能大大降低离婚风险。

正如詹姆斯最终被岳父母的无私关爱所感动——老人不仅帮忙带孩子,甚至主动凑钱帮他们买房。他终于明白:"越南人的幸福就是看到子女生活富足"。现在,他和明书的开支计划里,永远留着孝敬双方父母的专项基金。跨越文化障碍的婚姻,反而因为解决了财务矛盾而更加牢固。毕竟,真正的爱不仅是浪漫与激情,更是在柴米油盐中学会的理解与包容。

来源:育儿小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