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掌握AI应用能力已成为职场新刚需。面向全国及东盟地区的中盟杯AI应用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设立三大实战赛道,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群搭建能力跃升通道。即日起至8月15日,年满18岁以上的高校学生或23岁以上在职人员均可报
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掌握AI应用能力已成为职场新刚需。面向全国及东盟地区的中盟杯AI应用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设立三大实战赛道,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群搭建能力跃升通道。即日起至8月15日,年满18岁以上的高校学生或23岁以上在职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一、三大赛道解锁AI应用新场景
本次大赛聚焦AI技术落地,分设三大垂直领域:
AI+微电影创意制作:从剧本生成到视频特效全流程赋能,选手需运用Deepseek、Suno等工具完成三幕式微电影创作。往期学员案例显示,AI辅助可将短视频制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单条爆款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
AI+行业智能体开发:针对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参赛者需基于Coze平台搭建行业垂直应用。某参赛团队曾为企业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实现80%常见问题自动化处理,人力成本降低40%。
AI+文化创意设计:结合非遗元素进行数字化创作,选手通过Midjourney生成装饰纹样,Suno创作民族音乐变奏曲。上届获奖作品《嘹歌新韵》已实现数字版权商业化,带动地方文化IP增值。
二、以赛代训的成长路径
大赛独创“训战结合”模式,提供97.5课时的阶梯式培训:
海选阶段(30课时):掌握AI基础工具链应用
半决赛(37.5课时):行业场景深度解析
总决赛(30课时):商业化项目实战
某高职院校参赛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AI工具使用熟练度提升72%,岗位适配率较普通毕业生提高45%。
三、多维赋能职业发展
赛事设置总价值超46万元的奖励体系,包括:
28.2万元现金奖:冠亚季军最高可获1.8万元
权威认证:颁发人社部教培中心《AI应用工程师》等高级证书
就业直通车:50+企业提供数据开发、智能体架构师等岗位
创业扶持:优胜团队可申请10-50万元启动资金
目前大赛已吸引新加坡国立大学、越南河内大学等10所东盟院校参与,形成跨境技术交流生态。参赛者可通过「南海百可学」平台完成注册报名,院校学生享300元培训费补贴。
从政策支持到产业落地,AI技术正在重构就业市场逻辑。据工信部数据,我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掌握应用技术者平均薪资较传统岗位高38%。这场横跨8个月的赛事,或将成为参与者打开智能经济大门的密钥。
来源:AI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