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美宝”公民权不保 赴美生娃此路不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0:54 1

摘要:美国宪法保障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都可入籍,但总统特朗普却在年初签署了结束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引发当地移民群体和维权组织的抗议,以及激烈法律博弈,其最终结果还可能改变全球许多原本可能成为“美宝”孩童的人生轨迹。

插图/李利群

美国宪法保障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都可入籍,但总统特朗普却在年初签署了结束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引发当地移民群体和维权组织的抗议,以及激烈法律博弈,其最终结果还可能改变全球许多原本可能成为“美宝”孩童的人生轨迹。

来自中国上海的夫妻刘浩林和徐韵,原以为他们的小孩会是“美宝”俱乐部成员之一,却因美国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变而没能如愿。

徐韵(30岁,用户界面/用户体验设计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夫妻俩育有两个女儿,三岁的长女出生于泰国,七个月大的小女儿则在智利出生,目前一家四口旅居南美洲厄瓜多尔。

“怀第一胎时,我们就讨论过到美国生子的事,但因为疫情而作罢。随着上海解封,我们决定旅居泰国,也在那里生下了大女儿,但她拿的仍是中国护照。”

在怀上小女儿时,两人自然重新考虑赴美生子。不料,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上任便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执行强硬反移民政策,为出生公民权增添了不确定性。他们的小女儿最终没加入“美宝”俱乐部。

“美宝”是指在美国出生的外籍父母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自动获得美国国籍。

每年全球各地有许多夫妻赴美生子,目的主要是希望孩子日后可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或为将来移民铺路。反对出生公民权的人往往讥讽“美宝”为“定锚婴儿”(anchor baby)——这些孩子的公民身份将成为他们的家庭合法居留美国的基础。但无论如何,孕妇在申请签证时,只要表明去美国生产的意图,赴美生子并不违法。

1868年通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规定,“所有于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之公民”。150多年来,第十四修正案保障了出生公民权,让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都可入籍。

特朗普在2015年竞选总统时,已表明反对出生公民权。他在第一个总统任期限制发放赴美生子的签证,以打击生育旅游。今年1月进入第二个任期,他签署行政命令尝试改变对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的解读,拒绝让非法移民或持临时签证的移民生下的子女自动获得公民身份。

徐韵说:“我们一直有在关注这个政策,虽然不知道最终会变成怎么样,但对于现在想要入境美国的孕妇,可能还是面对相当大的风险,像是被拒签或被拒入境。”

今年初以来,好些打算赴美生子的孕妇在社媒询问情况,字里行间难掩心中的忐忑不安。记者联系数家在美国营运月子中心的业者,他们大多称目前在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蓝州”生意一切照旧,但坦言无法保证孕妇在申请签证时“不会出现波折”。

考虑到美国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徐韵夫妇开始把目光转向其他30多个保障出生公民权的国家。经过多番研究和考虑后,两人决定放弃赴美生子,改而到南美洲的智利。去年底,一家人从泰国前往智利待产,今年2月顺利产下小女儿,并为她取得智利国籍。

徐韵的丈夫刘浩林抱着襁褓中的小女儿,身旁是年约三岁的大女儿。(受访者提供)

徐韵坦言,赴智利生子是个“冷门”选择,但相较于美国或加拿大,智利有几项绝对优势:整体成本更加亲民、投资移民政策门槛较低和家长争取居留权陪读相对容易。

她透露,赴美生子的成本介于40万至50万元人民币(约7万2000新元至9万新元),智利则只需10万至20万元人民币。“对我而言,不去美国生孩子主要因为家长(在美国)没身份,性价比不够高,以及政策不稳定。”

徐韵强调,当初决定出国生子,是希望帮助孩子开拓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生选项。在她看来,智利拥有世界“较好的护照”,足以提升出行与定居的自由度。

根据最新的亨氏护照指数,智利护照全球排第14位,与排在第10位的美国相去不远。

另一个重要考量是,智利可以作为一个跳板,因为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公民在西班牙合法居住满两年,便可申请入籍。徐韵的孩子日后可借此打开前往欧洲之门。“我希望女儿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去不同的国家,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定居。”

徐韵夫妇决定移居南美洲后,先在智利待了三个月,如今在厄瓜多尔继续体验南美生活。至于未来会选择定居智利还是厄瓜多尔,或者移居到其他国家,徐韵没把话说死,只笑说“跨国搬家真的很累”,一切还得视实际生活和孩子的教育需要而定。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打乱不少夫妻赴美生子的计划,有孕妇因为被拒签临时转换生产地,促使他国生育旅游业迎来上升期。

智利移民与生育旅行服务公司Chile Kids共同创办人伊利亚索夫(Danis Iliasov)受访时说,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迎来两个上升期——冠病疫情解封及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

他透露,自今年初以来,公司接获有关智利生子的咨询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前往智利生子的客户增加15%至20%。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中国客户也在稳步增加,开业以来帮助超过270名婴儿入籍智利。

他说,部分客户之前曾赴美生子,但近几个月因赴美签证不获批,才临时改到智利,“我知道至少有三个家庭属于这种情况”。根据他的经验,去智利生子的人当中,四分之三会回去原籍国,其余会争取居留权或申请入籍。

他认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若真的落实,势必对整个生育旅游业造成冲击。“到时可能会有半数家庭直接打消出国生子的计划,另一半选择去其他国家生子。”

伊利亚索夫看好智利生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为此还特地聘请三名精通中文的职员。“现在人们可能不太认识智利,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了解智利,知道到它是一个宜居的好国家。”

美国维权组织说,针对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尚未执行,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

美国非政府组织西北移民权利项目(Northwest Immigrant Rights Project)副主任古铁雷斯(Vanessa Gutierrez)受访时说,美国目前加强取缔非法移民,甚至有些合法移民也遭驱逐,导致移民群体人心惶惶。

“我们不知道他们如何选择取缔目标,此前声称这些人都有前科,但如今被抓的远远不只是罪犯。政府试图将他们描述成暴力分子,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她直言,特朗普推行的一系列反移民政策旨在制造“混乱与恐惧”。当地移民群体对政府要结束出生公民权的反应普遍分为两派:有的人认为这事荒谬绝伦,不大可能发生,因此不以为意;另一些人则深感忧虑。

“长远来看,这将影响人们对于是否选择移民美国的看法,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因为美国非常依赖外来劳工,以及他们带来的知识与多元性。”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舍默霍恩(Calvin Schermerhorn)受访时指出,若法院重新诠释第十四修正案针对出生公民权的规定,无证移民在美国生下的子女将被剥夺公民权利,并面临驱逐出境的风险。“很多人将沦为无国籍者,因为他们无法入籍出生地以外的国家……这将使他们陷入永久性难民的处境,无法获得可靠的教育、医疗、食物和职业发展机会。”

他强调,虽然存在赴美生子的情况,但“绝大多数移民与家人前往美国的原因和动机,是为了工作,为了逃离暴力、饥荒或环境破坏等压力而寻求庇护”。

根据美国智库移民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估计每年在美国出生的无证移民子女介于22万5000人至25万人,占美国出生婴儿总数的7%;另一项在2020年的调查显示,估计每年约有3万3000个婴儿是由持旅游签证的妇女所生。

古铁雷斯说,目前一些州属有可能推行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例如拒绝向非法移民子女发放社保卡等身份证件,进而导致更多人或组织提出诉讼。但不同州或法院可能使用不同手段处理移民事务,也让法律咨询充满挑战。

她指出,当地一些移民会搬去对移民友好的州属,例如华盛顿或加利福尼亚,但多数移民的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持他们迁移,他们也不希望再次离乡背井。

皮尤研究调查显示,56%的受访美国成年人反对特朗普的这项行政命令,43%的人表示支持;美国人对于非法移民所生的子女是否应该入籍出现意见分歧,一半支持,另一半反对。

这项行政命令也引发一系列反弹,美国20多个州和维权组织分别提出集体诉讼,反对特朗普结束出生公民权。

根据最新法院判决,美国上诉法院于7月23日裁定,特朗普限制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违宪,并维持此前下级法院颁布的全国禁令。不过,这场法律博弈仍在持续,美国最高法院预计10月才会对这项行政命令是否违宪作出终极裁决。

古铁雷斯强调:“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大多会在美国成长与工作,无论他们的父母持什么身份,所以他们理应享有与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

5月15日,一名妇女带着九个月大的儿子在美国最高法院外示威,抗议特朗普推动结束出生公民权。(法新社)

受访学者认为,特朗普无法单凭行政命令结束出生公民权,但若强硬执行,将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并对美国经济等各方面带来冲击。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研究员洪友任受访时说,打击生育旅游向来是右翼“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热门议题,但他不认为生育旅游在美国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占用公共资源这一命题。

针对特朗普能否真的结束出生公民权,多数学者认为,美国最高法院不大可能推翻1898年巩固了出生公民权的先例——“美国诉黄金德案”(U.S. v. Wong Kim Ark)。

洪友任指出,如果法院最终裁定维持出生公民权,特朗普政府就只能通过修宪推动改变,但这几乎难如登天。

“宪法修正案需要国会两院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并获得四分之三州立法机构的批准才行。美国正处于两极分化严重的境况,修改宪法十分困难,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他也说,令人担心的是,即便最高法院给出否定判决,特朗普政府可能依旧强硬执行行政命令,让美国已经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宛如“火上添油”。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克雷波(Francois Crépeau)认为特朗普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结束出生公民权。“推动这种民粹主义政策有政治目的——赢得选票。对民粹主义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言论产生的效果,而非实际影响。”

他指出,民粹主义言论常常夸大赴美生子等课题,借此将移民描绘成威胁,让特朗普得以自诩为“救世主”。

他认为,若落实结束出生公民权的政策,将造成无证移民和难民等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加剧,也会冲击美国的经济前景、劳动力、人口增长等问题。

“我相信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制衡机制将挺过特朗普时代,其他人能够收拾他留下的残局……但愿届时会有政治家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而重建之路不会太漫长。”

来源:早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