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总以为,是生活太难、压力太大、别人不够好,才让自己不开心。
作者:澜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你能反复琢磨整晚;
一点小挫折,就觉得人生迈不过去了;
事情没做好,总不停后悔“如果当初……”
我们总以为,是生活太难、压力太大、别人不够好,才让自己不开心。
于是抱怨、焦虑、自我怀疑,陷入负面情绪的死循环。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痛苦,并非来自外界,
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活反了”——
搞错了情绪与事实,混淆了自己与他人,
在混沌的内心秩序中,一步步丢失了平静的力量。
✦
一、别把情绪,看得比事实重
作家王潇刚毕业时就进了央视,做新闻主播。
外表光鲜,她却活得很压抑——
每天拼命工作,却得不到肯定,还常被同事调侃“只会靠脸”。
她越来越自卑,状态越来越差,差点辞职。
直到后来她才明白:那些“我不行”“别人看不起我”的声音,
只是情绪渲染出的假象,并不是事实。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只胆小的猴子,一有风吹草动就想逃避,不断暗示:“你不够好”“这事太难”“算了别试了”。
若总被情绪带偏,就会失去看清事实的能力。
就像《清醒地活》中说的:
真正的自由,源于你能客观观察问题,而不在情绪中迷失。
活得明白的人,都懂得:
情绪只是感受,不是真相。
学会跳出来看自己,你才不会被自己绊倒。
✦
二、别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别人的要求不合理,你却不敢拒绝;
怕别人不高兴,一再委屈自己妥协;
总希望通过讨好,换来认可与喜欢……
心理咨询师黄启团点破真相:
“任何一段糟糕的关系,其中都有你的一份功劳。
是你无意识中教会别人如何对待你。”
就像《人生》中的巧珍,她为爱情付出一切,
包揽家务、照顾对方家人、甚至用光自己的积蓄,
却只换来背叛和轻视。
你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
就等于允许别人忽略你的感受。
真正清醒的人,懂得:
这个世界你最该善待的,是自己。
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
当你重视自己,别人才会重视你。
✦
说到底,一个人不开心的根源,
往往是内心秩序错了位——
向外界寻求认可,却忽略了自己的声音;
放纵情绪蔓延,却看不清事实的本貌。
想要摆脱内耗,得先从这三个方面调整自己:
❶ 对内抽离,看清事实再行动
遇到事情别急着情绪反应。
停一停,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只是我的感觉?
跳出情绪看问题,理性自然就回来了。
❷ 对外沉浸,投入真实的生活
不要总活在对过去的后悔或对未来的担忧里。
专注当下:认真吃顿饭、好好完成手头的工作、和朋友真诚地聊天。
当你全心投入生活,内心的刺就慢慢软化了。
❸ 保持开放,允许一切发生
生活不可能完全按你预期的发展。
越是想控制一切,越容易焦虑和挫败。
成熟的人,懂得接纳无常,也信任自己能够面对。
✦
最后的话
很喜欢《清醒地活》中的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本就有足够的能量让自己幸福。关键在于,是否安顿好了自己。”
真正活得明白的人,不是没有烦恼,
而是懂得:不把自己搅进情绪漩涡,不把别人当成生活主轴。
从今天起,愿你:
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把心回到自己这里。
不讨好、不盲从、不自我攻击。
只有你站稳了,整个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点个「在看」,提醒自己:
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一切都来得及调整。
你有没有“活反了”的时刻?后来是怎么调整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悟 →
来源:红果记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