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影《731》感到失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0:03 1

摘要:导演就像一个绝望的学渣,记叙文都写不明白,还非要去写朦胧诗。如果老老实实作答,即使答得不怎么样,判卷老师都多少会给点同情分,可他偏不,非要在卷子上画一堆抽象符号,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老师也只能叹着气给个零分了。

我有一个喜好,喜欢看那些开头让我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讲什么的电影,等看到结局,往往会被惊艳到,回味无穷。

可能这就是赵林山导演追求的艺术境界,可惜他只模仿了“表”却没有触及到“里”——并不是所有让人看不懂的都是好电影啊。

上映之前,我就到处刷影评,想看看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刷到不少差评,顿感不妙,但为了支持所有抗战电影,还是买票去看了。

结果,前半小时就让我体验到了“儒学”: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大量碎片化剪辑+滥用蒙太奇,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一塌糊涂。

字幕比画面优秀,我宁愿看那些大段大段的真实史料,也不想看那些不知所云的画面。

导演就像一个绝望的学渣,记叙文都写不明白,还非要去写朦胧诗。如果老老实实作答,即使答得不怎么样,判卷老师都多少会给点同情分,可他偏不,非要在卷子上画一堆抽象符号,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老师也只能叹着气给个零分了。

我一直不敢看《黑太阳731》,在《731》的刺激下,终于鼓起勇气看了一遍,发现两部电影的最大区别,不是尺度,而是清晰度。

《黑太阳731》的主线非常清晰: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石井四郎带领的731部队为了扭转战局,做大量人体实验,加速研制细菌武器。

那时候,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早已是强弩之末,他们的目的不是虐杀,而是为了获得实验数据。

因此,虽然影片是从日本人的视角去拍,他们的那种残忍、变态、扭曲还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是珠玉在前,赵林山希望有所突破,但却只顾着炫技,忘了电影最重要的任务是叙事,因此全片都云山雾罩不明所以。

日本人的动机是什么?交代了,但非常模糊。被太多人吐槽的女大佐、艺伎、萝莉就不赘述了,槽多无口。

同时,赵林山又很贪心,想抢喜剧片的市场,制造了好几处屎尿屁“笑点”。姜武往过滤器里撒尿对后面情节有什么推动作用?姜武和石井四郎坐在一起放了个屁,他转头看向旁边的日本兵,这个情节有什么意义?合适吗?我真的生气了!

《731》的主视角是中国人,篇幅也不可谓不大,但就是很离奇地让人无法与角色共情。当然心里很难受、很沉重,可也只是因为想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因为角色塑造。

主角团像是进入历史地图的现代NPC,从布景到妆造、演技,没一个让人有代入感,分分钟出戏。

本来对李乃文抱有期待,可不知道是他演的喜剧角色太多了还是咋的,总感觉他要笑场,恐惧、痛苦都是硬拗出来的。

再看《黑太阳731》中的小哑巴,着墨也不多,但寥寥几个画面,就足以让观众和他产生情感连接。最后小哑巴被解剖的时候,我全程捂着眼睛泪流满面。

《731》的落脚点,是受害者的名字应该被记住。怎么说呢,这个立意很崇高,很有深意,但由于前面铺垫得太单薄,就让它没有立起来,导致情感冲击来得莫名其妙。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文章界有枪手,按说电影界也有,我想不明白赵林山为何不请个枪手,这样严肃沉重受到全体国人关注的题材,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足以让他影史留名了。

来源:广州李国律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