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卡游收入实现10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77.8%;股东应占溢利实现-1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经调整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约 378.3%。
近日,靠“收割”小学生钱包的卡游二次赴港IPO,交出一份2024年业绩大涨的招股书。
2024年,卡游收入实现10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77.8%;股东应占溢利实现-1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经调整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约 378.3%。
上市对赌倒计时:腾讯、红杉的军令状
《财中社》观察到,卡游的非经常性损益基于会计计量下的调节,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为38.7亿元,股份支付开支18亿元。这些金融负债主要源自2021年卡游接受红杉中国与腾讯(00700)入股时设定的优先股条款。
彼时,2021年卡游接受了红杉中国、腾讯以A轮优先股方式入股,对价1.4亿美元,卡游整体估值高达9亿美元。其中红杉资本全资拥有的HongShan Growth持股10.5%,腾讯间接全资拥有的Grand Hematite持股3%。
截至2025年2月末,优先股公允价值的金融负债高达95.4亿元。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末A股优先股公允价值17.7亿元。红杉和腾讯的入股协议约定,如果未能在优先股发行之日起第5年完成上市,则卡游需要“连本带利”回购这些股份,回购价格相当于股份发行价减去已派发股息即补偿,以及每年按照8%的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
从红杉及腾讯入股的2021年算起,2025年就是上市对赌协议的第五年。
2024年冲刺港股未果后,卡游2025年开启二轮冲刺。若继续上市失败,卡游不仅要赎回1.3亿美元的优先股,还要赔付约5200万美元的利息。对卡游来说,上市是一则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军令状”。
对赌失败的企业往往会面临资金链断裂之危,例如大S的前婆婆、汪小菲的妈妈张兰一首创办的连锁餐饮品牌“俏江南”曾在2008年引入鼎晖投资时签下“对赌协议”,若 2012 年底前未上市,鼎晖有权要求回购股份。最终俏江南 A 股上市申请被否,港股上市计划因政策限制和业绩下滑搁置,最终鼎晖通过“领售权”将公司出售给CVC,张兰失去控制权。
在2021年万达商管Pre - IPO轮融资中,引入了多家知名投资者如太盟投资集团(PAG)、碧桂园、蚂蚁集团等22家共380亿元投资。当时协议承诺,若万达商管未能在2023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万达集团需回购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并支付约8%到12%的年化利息。后续万达商管IPO四次均失败,实控人王健林失去绝对控股权。
而卡游18亿元的股份支付开支,则是2024年根据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李先生及合资格顾问的若干股份产生,而2022-2023年分别为2亿元及2.7亿元。
非同寻常的扩张下 单个加盟商年均批发1.3亿元卡牌
卡游成立于2011年,自2018年获得奥特曼IP授权算起,公司仅用了4年收入就达到2022年的巅峰41.3亿元。
2023年,卡游收入比2022年不增反降,其业绩已隐现天花板。具体来看,2023 年较 2022 年收入同比下降约 35.6%,但净利润较 2022 年增长约 252.5%。2022-2023 年收入分别为 41.3 亿元、26.6 亿元;2022 年净亏损 2.96亿元,2023 年净利润为4.5亿元。
卡游的集换式卡牌贡献绝大多数收入。2022-2024年,公司来自销售集换式卡牌的收入分别为39.3亿元、21.8亿元及82亿元,2024年来自“其他玩具+人偶”及文具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4%及5.1%。
2024年,卡游“每销售单位”的价格为2元,比上年增长0.2元,以年收入百亿推算公司年出货量达50亿件——公开资料显示,中国6-18岁的青少年约有2.2亿人,假设100%青少年都购买卡游的产品,人均在2024年购买23件。
卡游的经销渠道收入占比超9成,线下经销模式贡献绝大多数收入。截至2024年末,卡游拥有217个区域经销商,同比净减少14家;另外拥有39名KA合作伙伴,包括商超、零售门店及电商平台。
最亮眼的是经销商渠道数据:根据招股书,2024年华南地区共11个加盟商,贡献14.2亿元营收。换句话说,单个加盟商为卡游贡献年收入约1.3亿元。而2023年华南地区共12个加盟商,贡献收入2.8亿元,相当于单个加盟商3167万元。短短一年,公司单个加盟商收入暴增近1亿元。
相比2024年末的217个加盟商,2021-2023年公司经销商数量分别为326家、290家、231家,2024年新增27家经销商、终止41家,2023年新增12家、终止71家,2022年新增83家、终止合作119家。
为什么在业绩大好的情况下,2024年有41家加盟商选择终止和卡游的合作呢?
近年来,公司的加盟商数量总体越来越少,卡游加盟商贡献的收入在2024年却忽然同比增长数倍、异军突起。
表面繁荣下的实体店压货
全国每位青少年人均购买23件产品,才能达到卡游一年的销售量。
加盟商的高营收,并未传导至终端市场,线下经销渠道反映卡游的产品卖不动。一名位于江苏的谷店负责人小赵向《财中社》确认,在2024年6月以前,卡游玩具还能卖的出去,下半年开始就“卖不出去了”。店铺向卡游经销商进货价适用折扣5.5折,一盒10个售价100元,现在打7折出售,仍然无人问津。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大量卡游渠道商开始折价出货,2022-2023年间最火的I咒术回战盲盒一盒6包零售价100元供不应求,现在3折即32.4元出售的玩具比比皆是。
在抖音等电商平台最火的“拆卡主播”大星拆卡,在2024年上半年时一天基本拆卡1000件,经过各大媒体曝光后,拆卡主播流量骤减。
“压货已经是常态,”谷店老板小赵直言。曾几何时,卡游是“谷子经济”繁盛时期的代名词,卡游的拆卡主播红极一时,而如今在几百人的“谷子批发群”里,小赵都是在亏钱出卡游的产品,“卡游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求大谷店亏价收走。大谷店也不要,除非开漫展作为免费赠送的无料才会收。”
很多谷店、文具店的老板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反映卡游产品压货。如果消费者不买单,那么终端滞销与营收暴增的“剪刀差”就会将压力从卡游转嫁给经销渠道。
对于刚拿到18亿元股权激励的卡游创始人李奇斌,以及持有95.4亿元优先股的腾讯、红杉等投资者而言,卡游在2025年能否上市的意义非凡。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