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错,就是那个能让角色在3D和2D之间自由切换的《卡拉彼丘》,如今它的手游版还没正式上线,但全平台预约量已经突破了800万,成了2025年秋季最受期待的手游之一。
还记得去年火过一阵的“纸片人”射击游戏吗?
没错,就是那个能让角色在3D和2D之间自由切换的《卡拉彼丘》,如今它的手游版还没正式上线,但全平台预约量已经突破了800万,成了2025年秋季最受期待的手游之一。
说实话,这个数字还是让我有些惊讶的,毕竟现在的射击游戏市场已经挤得像早高峰的地铁了,前有《无畏契约》、《守望先锋》这些老牌大作,后有《三角洲行动》这样的强势新品。
我认为一个相对新鲜的IP能拿到这样的预约量,肯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弦化」系统改变了射击游戏规则
说起来,《卡拉彼丘》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个看起来有点魔幻的“弦化”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角色可以在3D形态和2D纸片形态之间切换。
变成纸片人后,你的受弹面积会大幅的减小,躲子弹、穿门缝都不在话下,虽然不能开枪,但用来走位、规避伤害的话,简直就是神器了。
而这也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噱头,实际玩过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机制真的改变了射击游戏的战术逻辑,传统的FPS里的掩体利用、瞄准方式都需要重新适应,甚至开发出全新的战术套路。
一开始我也以为“会不会只是个营销噱头?”但玩了PC版后发现,这可能是近年来射击游戏中最有意思的创新之一。
▌全球市场都已做好准备
《卡拉彼丘》的手游版能在国内拿到800万预约,其实离不开PC版打下的基础。
游戏的PC版在去年8月上线国服,年底又推出了国际服,而国际服上线的首日就直接登顶Steam新品榜和免费榜,这样的表现也足以让很多老牌大作眼红。
另外,创梦天地最新的财报数据也很有说服力:《卡拉彼丘》PC端的月活增长了9.9%,流水增长了74.8%,付费率和用户平均付费金额分别提升了23.2%和59%。
这种增长质量,在当下的游戏市场堪称罕见。
更重要的是,这款游戏已经走出了国门。今年它成为了首个登陆沙特电竞世界杯的国产射击游戏,这背后也意味着全球市场的认可。
▌为什么年轻人愿意为它买单?
数据显示,《卡拉彼丘》的玩家群体中,18-24岁的年轻人占比超过60%,要知道,能抓住这个年龄段的玩家,就等于抓住了游戏的未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年轻人这么买账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角色的设计确实狠出彩,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背景,外观设计融入了不少文化元素。比如“拉薇”这个角色,就结合了中国唐装和锦衣卫的设计理念,既有国风韵味又不失时尚感。
同时,《卡拉彼丘》也为了进一步凸显角色的价值,决定对底层机制做出革新,他们计划在休闲玩法里逐步取消自上线以来就存在的“人枪绑定”设定。
这个机制最初是为了让角色更有辨识度、降低新手门槛,让玩家把注意力放在角色本身而不是枪械,但随着角色的数量越来越多,团队意识到,这套设计反而成了限制玩法多样性的绊脚石。
其次,是创新玩法带来的新鲜感,现在的玩家早就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射击游戏,而“弦化”的机制也算是提供了真正不同的体验。
最后是社交属性,我认为射击游戏从来都是开黑的重灾区,而《卡拉彼丘》的团队合作体验做得相当不错,自然能吸引到喜欢组队玩的年轻人。
▌面临的挑战
当然,《卡拉彼丘》也不是没有烦恼。
产能的问题就是玩家反馈最多的痛点,游戏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玩家的消耗速度,这是很多成功游戏都会面临的“幸福烦恼”。
另外,平衡性也是个大难题,要如何让“弦化”机制既保持特色又不破坏公平性?如何平衡硬核玩家和休闲玩家的需求?
这些都需要制作组持续调整。
还有别忘了,射击游戏的市场一直是很激烈的,《三角洲行动》正在庆祝周年庆,《无畏契约》手游版也在虎视眈眈……《卡拉彼丘》要想杀出重围,光靠这点创新可能还不够。
▌手游版的表现值得期待吗?
从已经结束的三轮测试来看,《卡拉彼丘》手游版的优化还是不错的,移动端操作虽然不能完全还原键鼠的精准度,但针对触屏也做了很多适配的优化。
一测期间,通过自传播带来的新增用户占总新增用户的46.5%,这个数据说明玩家自发安利的意愿非常强,经过三轮的测试,移动端在用户新增和留存率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官方已经宣布手游版将在10月开启公测。
为了这一天,创梦天地甚至完成了1亿股股份配售,筹得约7200万港元,全部用于《卡拉彼丘》全球多端版本的开发及发行推广。
看得出来,这次他们是认真的。
到今年10月,我们就能见证这款“纸片人”的射击游戏能否在移动端延续辉煌了。
来源:游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