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全球·梅绽春城!第八届国际三角梅行业大会在昆明成功举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10:00 1

摘要:记者柏斌报道9月20日,以“链动全球·梅绽春城”为主题的2025中国·昆明第八届国际三角梅行业大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以“链动全球·梅绽春城”为主题,由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主办,两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春城,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三

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记者柏斌报道9月20日,以“链动全球·梅绽春城”为主题的2025中国·昆明第八届国际三角梅行业大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以“链动全球·梅绽春城”为主题,由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主办,两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春城,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三角梅产业的创新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大会会场

开幕式上,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主任陈锐在致辞中表示,三角梅作为“一花一产业”的典型代表,展现了“小花朵”带动“大产业”的核心优势。目前,我国三角梅栽培品种已逾500个,种植总面积近18万亩,年产值高达76亿元。曾经仅在南方温暖地区常见的三角梅,随着耐寒四倍体品种的诞生与设施栽培技术的普及,已在北方城的绿化和家庭园艺中崭露头角。

陈锐指出,三角梅产业面临行业标准缺失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品种命名混乱、同物异名现象突出等问题。他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品种培育、产业升级、产研融合,全面三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锐致辞

三角梅资深研究者、国际权威专家夏志辉(花老)在致辞中指出:十年来,我国三角梅产业实现了从“小而弱”走向“大而强” 、从“引进、复制”走向“创新、超越”,从“步步紧跟”到“遥遥领先”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县区以三角梅为市花,建成多个专类公园及有全球唯一的深圳三角梅科普馆、三亚崖州湾博览园。尤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率先完成三角梅全基因组测序,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新品种研发数量与国际影响力均位居世界前列,产业规模和应用水平全球领先。“这些成就得益于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未来将继续推动三角梅产业发展,为全球花卉产业贡献中国力量。”夏志辉说。

夏志辉(花老)致辞

开幕式上,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安泽发布《2025三角梅品种热度白皮书》。该报告基于详实数据,深度剖析了当前主流品种的市场热度、终端消费者偏好及未来趋势,为生产端与市场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

精彩纷呈的专题论坛是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堂仁在题为“花木产业形式与发展机遇”的报告中,全面系统的宏观剖析当前国内花卉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三角梅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战略建议。

程堂仁教授

程堂仁教授强调,花卉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与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民族花卉产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他肯定了中国花卉产业四十年来的瞩目成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与重要消费市场;品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花木产业存在观赏苗木单位面积产能低,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园林绿化苗木总量过剩;生产理念和技术落后,容器化、基质化、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缓慢;电商“双刃剑”效应凸显;人才供需不对称加剧,从业专业人才匮乏与培养过剩、就业困难的矛盾更加突出等问题,程堂仁建议:要坚持产业问题导向和创新目标导向,抢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花园城市建设等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文化赋能增值,大力发展花卉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巴纳吉博士

印度是亚洲最早引入三角梅的国家。巴纳吉博士在以“印度三角梅百年发展史”为题的报告中,系统梳理印度三角梅产业从起源、品种选育、技术演进到文化象征的百年发展历程,分享其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中国三角梅产业的国际化与历史文化构建提供宝贵借鉴。

巴纳吉指出:品种登录与注册对于保障品种真实性与权威性至关重要,目前全球两大官方登录机构分别是印度国家三角梅登录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位于奥地利)。他强调,染色体及遗传机理等基础研究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基石,唯有深入理解性状遗传规律,才能实现定向选育与品种创新。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讲师、台湾九重葛培养技术交流代表张丽兰,在“全球三角梅产业发展与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中,依托丰富的两岸及国际交流经验,精准剖析全球主要市场的产业格局、品种潮流、技术瓶颈与未来增长点,为中国三角梅“走出去”提供市场地图与策略建议。

杭州艾笔园创咨询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源,以“三角梅花卉经济与城市更新融合路径”为题,探讨了如何将三角梅产业与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商业模式。他指出:在“花园城市”成为发展新方向的背景下,三角梅作为多省市省花,其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突出,是推动产城融合的理想媒介。产业应超越传统苗木销售,聚焦“运营与经营”,通过创造新消费场景实现资产增值。

杨开源

杨开源提出四大融合路径:一是提升公共空间:通过主题花展、口袋花园打造城市打卡点;重构商业空间体验:在商业综合体中营造特色花卉景观,引导消费升级;文旅及城市休闲游融合:增强旅游吸引力,提升市民休闲幸福感;积极拥抱家庭园艺与社区园艺:精准准对接当下客户需求,完善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流程。他呼吁行业以“花园经济”视角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让三角梅成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产业力量。

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婷在以“三角梅产销协同与市场拓展:从资源聚合到渠道深耕的实践路径”为题的精彩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和市场创新,构建三角梅全产业链的创新模式,同时从产业机遇、使命担当、现状剖析、产销痛点、资源聚合构建产销协同生态链、渠道深耕助力市场拓展、合作共赢共建产业未来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李华婷

精准调控三角梅花期与质量,是提升其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键。在三角梅的栽培过程中,水氮配比是影响其开花表现的关键因素。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杨珺分享的“三角梅水氮耦合阈值及其动态调控研究”成果,为三角梅的科学栽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据杨珺介绍,该研究团队通过对8个不同品种的三角梅进行的大量重复实验,发现三角梅在常规栽培中氮肥的施用量普遍超标,日常正常使用的肥料所提供的氮元素,已经远远超过了三角梅在各个生长阶段对氮肥的实际需求。

杨珺

杨珺表示:开展水氮探究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她说:三角梅在不同生育期对水肥需求存在差异,找到水氮最佳耦合点,可实现“1 + 1 > 2”的协同效果,从而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佳生长状态与开花表现,最大化其价值。

知名园艺品牌“塔莎的花园”创始人塔莎先生,在“从电商视角看三角梅产品的需求与适配方向”的演讲中,犀利指出当前产业“生产与销售不分”的畸形发展现状,强调电商平台的崛起正倒逼行业走向专业化分工。

塔莎先生

塔莎先生说:中国三角梅产业年销售规模约78亿元。电商渠道增势迅猛,抖音平台年销售额超亿元,淘宝销量同比激增超4倍。其“低维护”特性精准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痛点,核心消费人群为30-50岁,市场潜力巨大。

面对广阔前景,塔莎先生呼吁生产端与销售端应各司其职:生产者应专注于提升产品标准化与商品化程度,成为专业供应商;销售端则应精通运营、直播与品牌塑造。唯有通过深度专业化分工,推动产品从“半成品”向“成品花”升级,并强化品牌建设,才能抓住电商红利,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拥抱消费升级新时代。

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胜德,在以“三角梅家庭园艺破圈路径与产业升级策略”为题演讲,为三角梅从市政绿化走向家庭消费市场指明方向。他指出:三角梅虽具有寿命长、花量达、耐性强等消费品优势,但必须解决品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和养护简单化三大核心问题。他认为:真正的园艺消费应由家庭私人消费驱动,应借鉴美国85%以上园艺产品由家庭消费的产业结构。

江胜德

针对产业化路径,江胜德提出三大突破方向:通过品种化实现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依托小型化适应电商运输需求;采用生产规模化,借鉴美国“南方生产北方供应”模式。他同时分享虹越的实践成果:通过“分享家”社群营销模式,2个月创造百万GMV;15万会员贡献超60%销售额。“随着世界花园大会平台效应显现和品种筛选推进,三角梅正通过产业协同实现从绿化带到家庭阳台的转型,最终实现真正的产业破圈升级。”江胜德说。

会议期间,组委会还成功举办了国内外三角梅新优品种拍卖交易会、专题沙龙活动,并组织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三角梅博览园。这些活动为业界专家、企业代表、科研人员及爱好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种植技术、研判市场趋势、探寻合作机遇的高效平台与轻松氛围。

集体合影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全球三角梅产业构建了一个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集中展示了中国三角梅产业的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必将有力助推中国三角梅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