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利用碧玺的历史久远,碧玺最早在唐朝传入中国,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西征得到碧玺,喜爱至极,雕刻成御用印章收藏。明代,皇室在云南腾冲设有碧玺御用官办采购。时至清代,碧玺更成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用于官员朝珠及一、二品官员和王亲贵族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同时
我国利用碧玺的历史久远,碧玺最早在唐朝传入中国,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西征得到碧玺,喜爱至极,雕刻成御用印章收藏。明代,皇室在云南腾冲设有碧玺御用官办采购。时至清代,碧玺更成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用于官员朝珠及一、二品官员和王亲贵族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同时用作妃嫔顶的材料。《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碧亚么”便是碧玺。碧玺在古代又被称为“碧硒”“碧洗”“碧霞希”,虽名字不同,但大都谐音“辟邪”。古代人多用玉做平安符,到了明清时代,碧玺也被作为辟邪的宝石,因此皇宫贵族亦常将其雕刻成摆件或制成饰物佩戴,以此表达美好的祈愿。到民国时期,才统称为“碧玺” 。“碧” 意味宝石清澈坚硬,“玺” 意味帝王专用的高贵。由此可见人们对这种美丽宝石的信赖与喜爱。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