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斑史迹,不容篡改!用真实的历史影像打脸徐国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09:14 1

摘要:台湾立法机构近日决定,自今年起将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重新设为法定假日,全岛放假一天。然而,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却呼应美国在台协会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竟称“根本不存在台湾光复节”。民进党发言人吴峥随后表示,秘书长的言论“自然代表民进党立场”。此事连日来在

台湾立法机构近日决定,自今年起将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重新设为法定假日,全岛放假一天。然而,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却呼应美国在台协会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竟称“根本不存在台湾光复节”。民进党发言人吴峥随后表示,秘书长的言论“自然代表民进党立场”。此事连日来在岛内引发广泛争议与持续讨论。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8日表示,1943年的《开罗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的《日本投降条款》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都清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民进党当局操纵特定媒体与美国一些机构上演了一出扭曲历史、鼓噪“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双簧”,妄图为其谋“独”制造历史、法理依据和所谓“国际支持”假象。这种自欺欺人的拙劣伎俩,注定枉费心机,绝对不会得逞。历史不容篡改,台湾属于中国地位已定,统一大业必成。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处心积虑“倚外谋独”,无论外部势力如何捣乱滋事,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跟随纪录片《台湾·1945》的镜头,回顾1945年10月25日那个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重要时刻。

位于台北市延平南路的中山堂见证了近代台湾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日据时代,它被称作公会堂,是清末台湾布政使司的衙门所在。1931年日本人以纪念裕仁天皇登基为由,拆除了布政使司衙门,在原址上兴建“台北公会堂”。

1945年10月中旬,不少台湾士绅都收到一份邀请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将于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举行,邀请函上还特意标注了参加典礼的注意事项。

1945年10月25日早上十点整,仪式开始。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主官陈仪,将第一号令传达给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

《中央日报》记者吴春鉴这样描述受降现场的日方代表:“安藤颤抖地拿起笔,不敢犹豫地在受领证上签下了他自己的名字。这是最紧张的一刹那,全场屏息无声……其余日方代表,都惨白着脸,低低地把头埋在胸前……安藤把受领证交给了谏山中将,转呈陈长官,又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然后坐下”。

陈仪通过广播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现在台湾业已光复,我们应该感谢历来为光复台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战的将士。”

中国战区台湾受降典礼亲历者、民革福建省原主委卓克淦记得,陈仪宣读了这个受降书以后,安藤利吉是慢慢地退出这个会场。“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场面是非常地伟大,我觉得是毕生难忘的一件事情”。

《台湾新报》副社长兼主笔、日本籍记者伊藤金次郎当日也在受降典礼现场,他写道:“就结果而言,我等于是去为‘日本之台湾’送终,与此同时,观看回归中国的‘新生台湾’呱呱坠地的模样,真是感慨无量。”

创刊于1895年6月17日的《台湾新报》,是日据时期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从1945年10月25日开始,《台湾新报》正式更名为《台湾新生报》。受降典礼后的第二天,《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

受降典礼结束后,当天下午,也在台北公会堂,林献堂主持了台湾各界庆祝光复大会并致辞:“此后同胞务须同心努力来建设理想之新台湾,同时我等须念及此次胜利,实由于此次抗战合于正义人道之理想。”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戚嘉林回忆表示,当年台北市民是不分男女老幼全部都走上街头,整个台北市都沸腾了,人们用各种方式在街上游行,中国传统的神像、神轿纷纷出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场面热闹份非凡。

1946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确定受降典礼的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 。

来源:台海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