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渔阳镇是蓟州区区域中心镇,城中村、搬迁村、库区村、小山村4类村庄并存。2025年,自镇综治中心筹备成立以来,渔阳司法所紧密聚焦综治中心职能定位,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以做深做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和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为着力点,深耕细作、惟实励新,为
渔阳镇是蓟州区区域中心镇,城中村、搬迁村、库区村、小山村4类村庄并存。2025年,自镇综治中心筹备成立以来,渔阳司法所紧密聚焦综治中心职能定位,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责,以做深做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和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为着力点,深耕细作、惟实励新,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多元联动解纷争
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宅基地、土地承包、房屋租赁、邻里关系和老人赡养等各类纠纷类型多元复杂,渔阳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整合区、镇、村调解资源,全力打造“预防+调解”双轮驱动纠纷化解体系,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自镇综治中心成立以来,渔阳司法所累计组织327名网格员和224名调解员开展入户排查1700余人次,重点摸排家庭变故、投资失败、悲观厌世等7类情况,并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台账。
在调解环节,渔阳司法所主动联合律师、法官、民警等多方力量,联动开展纠纷化解,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件,预防“民转刑”案件2件,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去年年底,渔阳镇某村发生一起因翻建房屋导致的邻里纠纷。村民宁伟翻建房屋,邻居李刚认为其翻建房屋后影响自家采光,3个月内多次阻止宁伟施工。
今年1月,在又一次阻拦施工后,双方矛盾彻底激化,发生肢体冲突。随后,李刚夫妇到多个部门“讨说法”。宁伟则以侵权责任损害赔偿为由,将李刚诉至蓟州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情况后,渔阳司法所迅速介入案件调解,并联系派出所、综合执法、信访、法院等多个部门,邀请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专职调解员共同化解这起可能导致“民转刑”的邻里纠纷。
调解小组先后组织5次调解,起草协议书4份。一方面,积极稳定双方情绪,引导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向双方提出可行性建议。历经数日,双方最终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和《息诉罢访书》,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法护营商促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针对辖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渔阳司法所采取座谈交流、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助企法律服务平台,畅通助企法律保障渠道,全力构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自镇综治中心成立以来,渔阳司法所主动与辖区40余家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7次,精准掌握辖区企业在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问题10余件,并安排公益律师上门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确保各类涉企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同时,渔阳司法所借力青年律师和村居法律顾问法律资源优势,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培训活动等,着力有效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助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和防范法律风险。
普法宣传入人心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基层治理,法治先行。加强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是提升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渔阳司法所紧紧围绕推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这一目标,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普法内容上,渔阳司法所紧密围绕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社会保障等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宣传普及。在普法形式上创新思路,原创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动漫视频和普法宣传漫画,并在微信公众号和村民微信群广泛转发。同时,结合法律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集市等时机,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法律知识竞答等活动5场次,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余人次,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常用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来源:天津政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