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顶级PE决定“收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1:42 1

摘要:近日,软银确认,旗下愿景基金(Vision Fund)团队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20%,涉及员工约60人。

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PE星球

(ID:PE-China)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今年第二家决定“收缩”的顶级PE基金。

近日,软银确认,旗下愿景基金(Vision Fund)团队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20%,涉及员工约60人。

这也是今年老虎基金裁撤欧洲团队之后,第二家正式决定“收缩”的顶级PE基金。

据了解,这是该基金自2022年以来的第3轮裁员。目前,愿景基金全球员工总数约300人,本轮裁员完成后,将缩减至约240人。在巅峰时期,愿景基金员工数量一度超过400人。

愿景基金发言人证实称,裁员节省下来的成本与人力将优先配置到“星际之门”(Stargate)等超大型AI投资项目。

大裁员的同时,

密集减持非核心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裁员并不是因为财务压力,而是发生在愿景基金交出4年最佳业绩单之后。

此前,软银从发布业绩告,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4–6月),愿景基金实现税前利润 4 514亿日元(约合22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创下了2021年6月以来季度的新纪录。现在其实是远景基金盈利的高光时刻。

之所以选择此时“瘦身”,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内部备忘录与公开声明中解释称,未来要集中所有资源,全面押注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大规模AI项目。

据悉,“星际之门”项目系由软银、甲骨文、OpenAI联合发起。该项目计划在美国建设覆盖全美的AI数据中心网络,总投资额约5000亿美元,其中首期投入就高达1000亿美元。

此外,软银还计划向OpenAI追加约300亿美元投资,其中97亿美元已通过愿景基金2号在过去12个月内完成交割,剩余投资款预计将在2025年12月到位。

为支撑这些超大型的资本密集型项目,软银还计划在近期持续减持非核心资产。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愿景基金已变现约20亿美元的上市与私募持仓,包括部分退出DoorDash、云安全公司Wiz等。今年6月份,软银又通过出售T-Mobile股份套现约48亿美元。

CFO后藤芳光表示,软银集团3月底净资产价值达25.7万亿日元(约1750亿美元),“弹药充足”。

两只愿景基金,

“驴粪蛋子表面光”

软银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愿景基金一期与二期合计净资产规模约193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5%。

2025财年Q1,愿景基金实现税前利润4514亿日元,同比暴增 380倍,这主要受益于英伟达、韩国电商Coupang等上市持仓的股价上涨,以及Swiggy公司7月IPO带来的6.5亿美元浮盈。

财报还显示,软银集团整体单季净利润达4218亿日元(约29亿美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局面。

但是,光鲜的季度数据背后——两只愿景基金的表现,分化明显。用一句中国老话来形容,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

分开来看,愿景基金一期(SVF1)累计总投资895亿美元,截至 2025年3月末总回报1111亿美元,实现总收益216亿美元;2024财年投资收益67亿美元,其中未退出项目贡献58亿美元,已退出项目亏损41亿美元。

以Coupang公司为例,其股价2025年Q1有所上涨,为愿景基金带来可观账面收益;但2024年Q3曾因股价大跌导致SVF1 上市组合公允价值环比下降2.1%。

反观字节跳动,其未上市部分估值则有所上调,带动SVF1未上市组合2025年3月末公允价值增长6.6%。

愿景基金二期(SVF2)管理规模约658亿美元,2024财年投资亏损36亿美元,已退出项目亏损46亿美元,未上市投资组合累计账面亏损达157亿美元。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允价值环比下降2.7%,上市部分公允价值更是大跌21.7%,主要受 Swiggy与印度电动踏板车公司Ola Electric股价下滑拖累。

整体来看,愿景基金2025年上半年通过减持DoorDash认股权证、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等操作,合计回笼资金约68亿美元,为集团大规模AI投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告别四处撒钱,

孙正义换“赌法”了

孙正义在2025财年报告中曾直言,未来十年,AI将替代全球GDP的5%-10%,对应年新增价值9-18万亿美元。

为了在这一浪潮中占据核心位置,他的选择是“腾笼换鸟”——把人力、资金、管理精力从数百家初创公司中抽离,然后all in到“星际之门”、OpenAI、Ampere等少数几个能够定义AI基础设施的超级项目里。

因此,在孙正义团队看来,这次裁员20%,并不是简单的收缩,而是愿景基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略聚焦”。

愿景基金从此不再是那个四处撒钱的“巨无霸PE”,而是变成了孙正义个人AI蓝图的战略执行工具。

或许,盈利期的裁员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5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能否按时落地、300亿美元的OpenAI 追加投资能否换来下一代模型的控制权,以及芯片—云—能源闭环能否在欧美监管与市场波动中跑通。

孙正义已经重新坐上赌桌,这一次,在新的赌法面前,筹码比4年前更大,牌面也更加集中。

来源:PE星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