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刷到了——前不久,某知名户外品牌在喜马拉雅海拔5500米处搞了场“致敬自然”的烟花秀。画面确实震撼,黑夜中被点亮的雪山,绚丽的烟花,视频一发,迅速刷屏。
你可能刷到了——前不久,某知名户外品牌在喜马拉雅海拔5500米处搞了场“致敬自然”的烟花秀。画面确实震撼,黑夜中被点亮的雪山,绚丽的烟花,视频一发,迅速刷屏。
但很快,环保学者和生态专家坐不住了,直接发文“打脸”:在世界屋脊放烟花?这不是致敬,是破坏!
所谓“环保烟花”,可能一点都不环保
品牌方说,他们用的可是“高科技可降解材料”,还学了北京冬奥会的标准,听起来挺靠谱是吧?
但专家指出:在高原低温、缺氧环境下,微生物活动极弱,所谓“可降解”可能几十年都分解不完。“人都降解了,它都没降解完”,一位研究者这样说。
保护动物?还是打扰动物?
主办方还说,他们提前用“盐砖”引导小动物撤离,避免伤害。
而真实情况是:喜马拉雅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鼠兔、雪豹)听觉敏感,一声烟花爆炸,巨响能传十里,它们极易受惊应激——轻则逃离栖息地,重则猝死。更何况,盐砖根本吸引不了鼠兔,这一波“神操作”被指纯属自我安慰。
最扎心的是:草甸一旦破坏,百年难恢复
他们承诺活动后“翻土修复”,但这可能更糟。
高原上长草不容易,那些你看不见的草根草絮(草毡层),是紧紧抓土壤、保水分的“天然护甲”。人工一翻,草毡层破损,水土流失加速,这片土地可能五十年都难复原。
我们是不是在“好心办坏事”?
品牌的本意也许是美的:用一场烟花,致敬山川。
但自然真的需要这样的致敬吗?
真正的敬畏,也许不是给它增添什么,而是不打扰、不破坏,让它静静存在。更何况,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这里的环境,关乎亿万人。
你怎么看?
有人认为这是“艺术与环保的结合”,也有人批评是“打着环保旗号的破坏”。
如果是你,你支持在高原放烟花吗?
来评论区聊聊,点赞关注,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雪山。
来源: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