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设工地,每逢大型设备安装,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拿着螺丝刀修理设备,时而翻阅图纸认真标记,时而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指导。他就是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钳工钱百能,经过他安装的设备合格率始终达到100%,工友们看见他都会
在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设工地,每逢大型设备安装,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拿着螺丝刀修理设备,时而翻阅图纸认真标记,时而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指导。他就是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钳工钱百能,经过他安装的设备合格率始终达到100%,工友们看见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作为四建公司第三工程公司钳工班长,钱百能在30多年里始终坚守基层技术岗位,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石化技能专家,参与过70余套石油化工装置建设任务。他先后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的“石化名匠”等荣誉。
业精于勤
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石化技能专家,并非一蹴而就。1991年钱百能参加工作,成为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钳工,主要职责是将大大小小、零件众多的设备安装到固定位置上。
刚参加工作时,钱百能每天背着装满工量具的工具包,跟随老师傅在施工现场安装各种设备。上班时,他用心观察师傅的安装技巧,请教设备安装的重点和难点。下班回到宿舍后,他阅读各种设备安装资料,回想当天的工作内容,记录设备安装工作程序和重点。
“上了心”的钱百能进步很快。仅两三年时间,他就掌握了钳工的各项基本技能,可以熟练完成各种各样的设备安装。钱百能逐渐在工作中挑大梁、扛重担。
1996年,在天津石化公司炼油厂施工过程中,担任岗长的钱百能独立完成一台机泵机械密封的安装调试工作,是当时公司里第一个能独立完成机械密封安装的钳工。
2013年,在中石化集团南京扬子石化公司一线施工中,钱百能带领班组人员承担了难度较大的动设备安装工作。在设备安装前,钱百能深入现场了解施工计划,问询设备到货时间,按计划协调施工人员等,做足了准备工作。设备安装工作开始后,他带领班组钳工认真安装设备,做到了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
在70米高的框架上安装一台电动葫芦,过去需要在轨道梁下搭设跳板。这项工作危险系数大,且人员在高空作业工作效率低。施工作业前,钱百能对工友们说:“我们要找到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新办法。”
经过工友们讨论,钱百能提出电动葫芦在地面组装、调试,然后与结构框架一起安装,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员高空作业,提高安装效率,又能降低架设成本。按照钱百能的方法安装电动葫芦,1天就完成任务,而过去至少需要3天。
“技术的提升永远没有止境。要想精准操作、创新求变,就要持续学习、打好基础。”这是钱百能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2年,钱百能带领班组在中石化集团下属炼化公司一线施工,为了保证装置早日投产,他提前进行机泵试运行工作,组织人员为机泵加油,调校机泵密封。在他的带领下,工友们仅用1个月就完成79台机泵、26台空冷风机的安装和试运行,比计划工期提前10天。
四建公司第三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陈冬说:“要是没有钱百能打破常规,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工程不可能这么高质量地如期完工,他真是名副其实的‘百能’大咖。”
创新管理
钱百能不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班组管理上也勇于创新,探索进取。自2000年开始,他所带班组一改过去“不算成本保工期”的观念,注重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提高班组的成本意识,加强创新,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
在施工中,钱百能推广无垫铁安装方法、应用激光找正仪进行模块化施工等方法,不但提高施工效率,还减少施工辅材使用量。
钱百能所在的四建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副经理张启伟说:“这些年来,钱百能创新20余项方式方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有效节约成本,节约费用200余万元。”
钱百能还建立班组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班组安全意识,筑牢现场安全防线。例如,大型往复压缩机上的十字头圆柱销,安装间隙只有约3毫米,作业面狭窄,他巧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工装,做到安全施工。他还查找每个岗点施工任务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钱百能的同事刘德刚回忆道,2016年,在神华宁煤施工现场,钱百能负责净化合成甲醇装置和气化一标段700多台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从工艺流程到装置主体安装,工程复杂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钱百能每天都要将当天的施工内容和第二天将要施工的工序进行梳理和细化,做到心中有数。他的笔记本里写满每天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机组安装质量和工期,钱百能和工友们认真核对图纸、开箱检验、吊装就位、成品保护、找正灌浆、厂房封闭,严格按照首件样板制和6S现场管理施工。
钱百能的同事赵长伟介绍:“钱百能编制的新工法特别适用于当前的工程项目。比如,采用钢波纹管进行压缩机油管冲洗施工工艺,有效降低了人工材料成本,杜绝了冲洗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这些新方法新思路打破陈规,为公司创造了效益。”
钱百能说:“创新要‘不怕小’,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就是创新。创新还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这才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该有的样子。”
授人以渔
钱百能不仅自己本领高强,还把培养人才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技能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他说。
在培训和授课过程中,钱百能十分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他不仅重视基础理论教学,而且鼓励学员深入了解生产实践的全过程,做到实践出真知。
钱百能的徒弟李晓军回忆:“钱师傅亲自讲解安装工艺、金属工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知识,有效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技术能力。”
钱百能培养了100余名施工技术骨干。其中,1名职工在2020年天津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装钳工组取得优异成绩,3人获公司内部钳工技能竞赛前三名,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谈到钱百能对自己的帮助时,李晓军说:“师傅不厌其烦地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作为钳工的班组长,钱百能曾多次纠正班组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钱百能的同事魏宏说:“钱师傅对工作流程要求很严格,每个施工环节都要按照首件样板制和6S现场管理施工。”
钱百能深知传帮带的重要性,他通过面对面的言传身教、手把手的倾囊相授、点对点的答疑解惑,帮助石化建设技术工人迅速成长,真正做到人人“有绝活”。
“我会多少东西,我都愿意教给他们。”钱百能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性格和特长都不同,他就因材施教,想办法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
“钱百能爱学习、好钻研、有担当,被大家称作‘百科全书’。他身上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和他一起工作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李晓军说。
面对徒弟的赞许,钱百能谦虚地说:“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企业的培养,技术工人的成长更要依靠产业发展,我们要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