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想在自家菜地里种茴香,可每次种都不顺利——要么播了种不出苗,要么出苗后长得又细又矮,等想摘来做馅、凉拌,一看没多少能收的。其实种茴香真不难,不用懂复杂的技巧,就记住3句口诀,照着做,茴香就能在菜地里蹭蹭长,后期摘了一茬还能再长,吃都吃不完。
种茴香不用愁,记住3句口诀,菜地里蹭蹭长,摘着吃不完
很多人想在自家菜地里种茴香,可每次种都不顺利——要么播了种不出苗,要么出苗后长得又细又矮,等想摘来做馅、凉拌,一看没多少能收的。其实种茴香真不难,不用懂复杂的技巧,就记住3句口诀,照着做,茴香就能在菜地里蹭蹭长,后期摘了一茬还能再长,吃都吃不完。
先给大家说第一句口诀:土要松、肥要足。茴香的根不算粗,要是土壤结块,根扎不进去,吸收不到养分和水,肯定长不好。选土的时候,不用特意买贵的营养土,就用家里菜园的园土,再掺点腐熟的腐叶土,比例1:1就行,这样的土既透气又有营养。
翻土的时候得下点功夫,用锄头或者小铲子把土翻深点,大概20厘米,翻的时候把土里的石头、草根捡干净,别让这些东西挡着根生长。翻完土要施底肥,底肥就用腐熟的羊粪或者鸡粪,别用生肥,生肥会烧根。要是菜地面积小,每平方米撒个2斤左右,要是面积大,每亩撒2000斤就够了,撒完把肥和土拌均匀,这样土就准备好了。
接着是第二句口诀:浇水别多,见干见湿。很多人种茴香,总觉得多浇水长得快,结果水浇多了,根泡在水里烂了,苗直接死了。浇水得看土的干湿情况,不能凭感觉。
播种完第一次浇水要浇透,让土吸足水,这样种子容易发芽。等出苗后,就不能天天浇了,要等土表干了再浇。怎么判断土干没干?用手摸一下土表,要是2厘米以下的土是干的,就可以浇水了。浇水的时候别对着苗冲,顺着土边浇,让水慢慢渗进去。要是遇到下雨天,得及时把菜地里的积水排掉,不然根一烂,再救就难了。
然后是第三句口诀:出苗疏苗、后期掐尖。很多人播完种,看着密密麻麻的苗很高兴,觉得长得密产量高,其实不是这样,苗太密会抢阳光、抢养分,最后都长得瘦,还容易生病。
出苗后10天左右,苗长到有2片真叶的时候,就得疏苗。疏苗的时候,把长得弱的、歪的苗拔掉,留下壮的,每棵苗之间留5-8厘米的距离,这样每棵苗都有足够的空间长。
等茴香苗长到20厘米高的时候,要掐尖。就是把苗顶端的嫩芽掐掉,别掐太多,掐掉1-2厘米就行。掐尖的好处是能让茴香长出更多分枝,分枝多了,新叶就多,后期能摘的量也跟着多。掐完尖之后,不用特意施肥,按之前的浇水节奏来就行。
除了这3句口诀,还有几个播种的基础细节得说下,新手容易忽略。播种时间选在春秋两季最好,春天3-4月,秋天8-9月,这时候温度在15-25℃,刚好适合茴香发芽生长。要是冬天想种,得在大棚里,温度不够出不了苗。
播种前不用泡种子,直接把种子撒匀就行,撒完盖一层1厘米厚的土,用手轻轻压一下,让种子和土贴紧,这样更容易发芽。要是担心出苗不均匀,撒的时候可以把种子和少量细土拌在一起,再撒到菜地里。
最后说下种茴香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帮大家避坑。第一个是叶子发黄,要是叶子发黄,先看是不是水多了,要是土黏糊糊的,就停浇水,松松土让土透气,过几天就好了;要是土不黏,就是缺肥了,撒点尿素,每亩撒5斤左右,撒完浇点水,让肥溶解,过一周叶子就变绿了。
第二个是出苗慢,要是播了种5天还没出苗,可能是温度不够,找块塑料膜盖在菜地上,白天掀开通风,晚上盖上保温,等出苗了再把膜去掉;要是温度够,就是种子埋太深了,下次播种盖土别超过1厘米,薄点更容易出苗。
其实种茴香真的很简单,就记住“土松肥足、浇水见干见湿、疏苗掐尖”这3句口诀,再注意播种时间和常见问题,谁都能种好。我去年按这方法种了半亩茴香,从4月一直摘到6月,包包子、做茴香炒鸡蛋,一家人都吃够了。今年打算再种点,你们也可以试试,保证种出来的茴香蹭蹭长,产量高。
来源:生酸甜苦辣咸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