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协商恳谈会,让百万货运司机的诉求被听见、被重视、被落实,平台与司机的关系正在从“冰冷算法”走向“双向奔赴”。
一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协商恳谈会,让百万货运司机的诉求被听见、被重视、被落实,平台与司机的关系正在从“冰冷算法”走向“双向奔赴”。
“平台能否出台举措防止司机疲劳驾驶?”“能不能降低一点抽成比例?”“用户拖欠运费怎么办?”这些困扰货运司机多年的问题,如今有了新答案。
2025年9月18日,货拉拉全国算法协商恳谈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名司机代表与6名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最终签署了《货拉拉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专项协议》。
01 协议亮点,司机最关心什么?
协议围绕服务收入与费用保障、劳动与安全保障、司机行为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抽佣规则的调整,这直接关系到司机的收入。
针对司机代表邱觉亮提出的“降低抽成比例保障司机收入”的建议,平台方代表付佳雄回应,平台将持续推进抽成“阳光行动”,接受司机及社会监督。
降低抽佣的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部分长里程订单抽佣比例、设定抽佣金额上限。此外,平台还将通过高峰服务费、任务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司机的补贴力度。
02 抽佣怎么降,司机能多赚多少?
据货拉拉公布的数据,自2025年3月以来,平台持续每月汇总司机反馈,进一步优化了抽佣比例。
针对小面和中面、微货、小货3米8、中货等车型里程200公里以上的订单,减佣卡司机抽佣比例降至1%–5%,非减佣卡司机抽佣比例降至10%。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拼车和用户出价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6%,100公里以上长里程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4%。
平台承诺通过高峰服务费、司机任务补贴等形式加大订单补贴力度,努力提升司机的收入,并保证未来拼车、用户出价订单抽成低于快车。
03 治理拖欠运费,平台年投千万
运费拖欠一直是货运司机的“心头之痛”。有司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前年跑了一单,200多元运费到今天还讨不回来!”
针对这一痛点,货拉拉首席协商代表丛海龙表示,平台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为司机帮催帮付。平台还上线了“运费催付”功能,订单完成后货主未付款的,司机如果没有催,48小时后平台自动推送催付提醒。
针对到付订单运费拖欠问题,平台试点“到付运费保障”,年投入超1000万元帮催帮付。这一举措意味着,司机再也不用担心跑完单收不到钱的尴尬局面。
04 算法优化,让司机接单更公平
行为分判责和分播单机制不完善是司机们反映较多的痛点。针对这些问题,平台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货拉拉企业代表汪晓兰介绍,在取消订单的判责中,平台坚持“判责必须充分取证,证据不足一律无责”的原则。
平台不会偏听偏信用户或司机单方面的说辞,而是会通过多渠道取证,证据不足则会优先认定司机无责。
平台还建立了司机行为分动态修订机制,会根据司机反馈、行业实践,修订完善行为分管理规则,并在App端内规则中心长期公开,方便司机随时查阅。
05 安全保障,让司机干活更安心
司机健康与安全也是协议的重要内容。司机代表张伟昌提出“平台能否出台举措防止司机疲劳驾驶”的问题。
企业方代表朱显文回应称,平台已建立防疲劳机制,并计划今年投入3.38亿元,用于优化疲劳驾驶提醒及超速、超载治理。
具体而言,平台开发了“司机疲劳驾驶防控策略”,对“连续驾驶4小时未休息20分钟”及“每日累计驾驶超8小时”的司机进行系统自动不间断提醒。
此外,平台还持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给司机提供切实可靠的兜底保障,今年覆盖省市已经从7个增加至17个。
06 从“广东经验”到“全国协同”
此次全国算法协商恳谈会是在广东、湖北、陕西、福建、上海、浙江、重庆、北京等8个省(市)域算法协商恳谈会的基础上召开的。
2025年6月27日,货拉拉广东省域算法协商恳谈会在广州召开,随后选择司机较为集中的7省市继续开展省域协商,推动“广东经验—区域创新—全国协同”的实现。
这种由行业头部企业、劳动者代表、工会组织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劳资矛盾,推动平台经济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健康发展轨道。
协议签署后,一位司机代表看着手中的会议纪要感慨道:“以前总觉得算法是冰冷无形的墙,现在终于变成了可以对话的窗。”
算法协商机制正在让平台企业的运作从“单向告知”升级为“双向协商”。
司机群体的话语权得到实质性提升,从被动的规则接受者,开始转变为平台治理的参与者和协商者。
您是否也是平台经济从业者?您的收入是否曾受到抽佣比例、运费拖欠等问题的困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
来源:习得汽车分享